[发明专利]一种艾叶葛花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531.4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7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8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叶 花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艾叶葛花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艾叶,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菊科多年生的灌木状草本植物艾叶的干燥叶,艾叶味苦、辛, 性温,归肝、 脾、肾经,能理气止血,逐寒驱湿,平喘,镇咳,消炎;对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艾叶,味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良药。可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炒炭止血,可用于治疗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 妊娠胎漏;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还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过敏、镇痛、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
葛花,为豆科植物葛的花,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5mm,宽2~6mm,味甘性凉,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调养肠胃,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同时可消除饮酒中毒的情况出现,饮酒过多者可以喝一些葛花酒来解酒消毒是很明显的。
艾叶、葛花的保健价值较高,用于加工成艾叶葛花茶,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及相关产品上市,同时也实现对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叶葛花茶的加工方法,将绿色纯天然的艾叶、葛花加工成保健茶,不仅丰富了食品种类,提高了原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为艾叶、葛花的深加工提供一条新途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艾叶葛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操作步骤:
(1)原料预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艾叶、葛花,加入适量柳蒿芽、青蒿叶,用清水淋洗后,取3kg的艾叶、1.5kg的葛花、1kg的柳蒿芽和0.5kg青蒿叶,切细后,放置浓度为10%的米醋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h,捞出,沥干;
(2)杀青灭酶:将原料送入蒸屉用蒸汽灭酶 1分钟,取出后立即浸入 0.35%质量浓度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冷却,10分钟后捞出沥水;
(3)破壁粉碎:将杀青后的原料低温烘干后,进行破壁粉碎,粉碎细度为100目,温度为40℃,相对湿度保持在30%,制得原料细粉;
(4)提取:采用多级连续逆流提取机,一端加入35℃软化水,另一端加入原料细粉,实现多级连续逆流提取,初提取阶段设置温度为42℃,时间为10min;深提取阶段设置温度为50℃,时间为6min;渗洗阶段提取温度为55℃,时间为 5min,制得提取原液;
(5)调配:向提取原液中加入适量绿茶菌液、甘草浸膏和牛奶果汁,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6)分离浓缩:采用氮气浮选法,将混合液放入浮选设备中,进行分离浓缩,设置气液的体积流量百分比为88%,时间为3min,制得浓缩液;
(7)均质、脱气:将浓缩液放入超声波均质机中,在频率为12kHz、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均质,再进行真空常温脱气,制得成品茶;
(8)无菌灌装:成品茶经巴氏杀菌5分钟后,用玻璃瓶进行无菌灌装,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新鲜优质的艾叶、葛花为原料,经过杀青灭酶、破壁粉碎、提取、调配、分离浓缩、均质、脱气和无菌灌装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原料营养成分的流失,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使制得的保健茶营养价值更高,不仅保留了原料的原始风味,增加了营养成分,还具有止咳平喘,健脾养胃等保健功效,且老少皆宜,绿色保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艾叶葛花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艾叶、葛花,加入适量紫草、龙胆草,用清水淋洗后,取3kg的艾叶、1.5kg的葛花、1kg的紫草和0.5kg龙胆草,切细后,放置浓度为8%的米醋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h,捞出,沥干;
(2)杀青灭酶:将原料送入蒸屉用蒸汽灭酶 1分钟,取出后立即浸入 0.35%质量浓度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冷却,10分钟后捞出沥水;
(3)破壁粉碎:将杀青后的原料低温烘干后,进行破壁粉碎,粉碎细度为100目,温度为40℃,相对湿度保持在30%,制得原料细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未经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酒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