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分复用传输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216.1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4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费爱梅;高冠军;许丞;张锴;邓鹏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81 | 分类号: | H04B10/2581;H04B10/69;H04L25/03;H04J1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设备 基模光信号 接收设备 高阶模式光信号 复用光信号 复用传输 窄带滤波 光信号转换 频谱利用率 传输容量 单路模式 光纤传输 码间干扰 频谱带宽 通信容量 耦合干扰 耦合 解复用 复用 模光 窄带 带宽 光纤 路基 合成 发送 传输 携带 恢复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分复用传输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对携带有用信息的M路基模光信号进行窄带滤波,并将各基模光信号激励成高阶模式光信号后耦合成复用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给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对复用光信号解复用得到M个基模光信号,并将单路模式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对发送设备侧窄带滤波及M个高阶模式光信号耦合所引起的耦合干扰及码间干扰进行抑制补偿,恢复得到发送设备发送的M路有用信息。该方案不仅通过模分复用提了光纤的传输容量;而且,因为发送设备对各基模光信号进行了窄带滤波,所以降低了各基模光信号的带宽,使得同样的频谱带宽可以传输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提升了频谱利用率,进一步提升通信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分复用传输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随着以个人移动和固定宽带为代表的通信业务的不断普及,互联网和大型数据中心为代表的IT业务的迅猛发展,使得当前信息化社会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带宽消耗”型业务对光传送网带来的巨大压力,人们正在通过各种办法提高现有的光传输容量。
为了提升光纤的传输容量,现有技术一般通过MDM(Mode DivisionMultiplexing,模分复用)技术来对信息进行传输。图1示出2了一种模分复用通信系统:
发送端11中包括多个信号源111,各信号源111产生的信号通过模式激励复用器112复用到同一光纤12当中传输给接收端13。接收端13包括模式解复用器131和接收机132,模式解复用器131用于将从光纤12中接收到的光信号解复用得到多个基模光信号,然后输入到接收机132当中,接收机132利用探测器将这些基模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使用处理器基于电信号进行误码计算,最后根据误码计算结果对光纤12模式间耦合所带来的干扰进行补偿,恢复得到发送端11原本发送的信号。
尽管这种模分复用的传输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传输容量,但是传输压力激增的未来,对通信系统的容量要求是极高的。仅仅通过复用来缓解传输压力,仍然是不够的。所以,为了满足未来网络容量的需求现在继续提出一种新的传输方案,以进一步提高通信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分复用传输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模分复用传输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网络传输容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分复用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对携带有用信息的M路基模光信号进行窄带滤波,所述M大于等于2;
所述发送设备将各所述基模光信号激励成高阶模式光信号;
所述发送设备对各所述高阶模式光信号进行耦合,并将耦合得到的复用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给接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分复用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对从光纤中接收到复用光信号进行模式解复用得到M个基模光信号,所述M大于等于2;
所述接收设备将各所述基模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接收设备对各所述电信号进行干扰补偿,以抑制所述发送设备对各有用信息进行窄带滤波所引起的码间干扰和对M个高阶模式光信号进行耦合处理所引起的耦合干扰,得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M路有用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窄带滤波单元,用于对携带有用信息的M路基模光信号进行窄带滤波,所述M大于等于2;
高阶激励单元,用于将各所述基模光信号激励成高阶模式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模块接收电路、光模块及通信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光通信网运维设备接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