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130.9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俞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有芳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热解毒中药 制备 头晕目眩 野菊花 清热解毒 腰膝酸软 治疗肝肾 重量份数 决明子 苦瓜干 中药茶 冰糖 目昏 柔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属于中药茶技术领域,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决明子10~32份、冰糖25~42份、野菊花10~20份、苦瓜干2~3份和三七1~3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改清热解毒中药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用于治疗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可以清热解毒,养血柔肝;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清热解毒中药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泡茶喝,是很多人选择的养生方法,中药茶确实是有养生功效,用中药泡茶,在中医上称为“茶剂”,是中药重要的剂型之一,是汤剂的补充。虽然茶剂和汤剂是最接近的,但是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从外观上看汤剂比较浑浊,而茶剂比较清澈,所以说虽是水提物,但有效成分还是不同的。
由于中药品种多,来源广,加上质地、口味等不同,有些中药可以泡茶,有些则不能。通常可用于泡茶的中药有绿茶、西洋参、灵芝、杜仲、龙眼肉、决明子子、陈皮、胖大海等,以体轻质松味甘淡的叶、花、果、籽及鲜品类药居多。
一般来说,泡的时候,比较轻的容易溶解的适合用茶剂,中医认为茶剂治疗上焦疾病,头面部的疾病,比如咽炎。挥发成分多,适合泡服,如果煎服,挥发成分多,就起不到作用。各种花类挥发成分多,热水浸泡效果好。另外有些质硬、味苦、有毒、有刺激性之类的中药,就不能泡茶用,比如树根不适合泡茶。但绿茶可以泡一天,缓释药效,节省药材,药渣都可以吃掉。
另外,中药冲泡应用当选择适宜的器具:砂质、陶瓷、玻璃的茶壶最好,带盖的保温杯也可;需煎煮的中药代茶饮用砂锅、瓦罐,忌用铜、铁、铝器具。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用于治疗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可以清热解毒,养血柔肝;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清热解毒中药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决明子10~32份、冰糖25~42份、野菊花10~20份、苦瓜干2~3份和三七1~3份。
所述的原料还包括重量份数为5~10份的菟丝子。
所述的原料还包括重量份数为2~3份的玉米须。
所述的原料还包括重量份数为5~10份的绿茶。
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比例将决明子、冰糖、野菊花、苦瓜干和三七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2)取混合物5-10g,用250ml开水冲泡后,放置10-15分钟,滤出杂质后即得清热解毒中药茶。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用于治疗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可以清热解毒,养血柔肝;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清热解毒中药茶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决明子10份、冰糖25份、野菊花10份、苦瓜干2份和三七1份。
原料还包括重量份数为5份的菟丝子、2份的玉米须、5份的绿茶。
一种清热解毒中药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比例将决明子、冰糖、野菊花、苦瓜干和三七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有芳,未经俞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