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微纳结构V2O5/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1605.7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宁;朱晓东;屈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结构 v2o5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源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静电喷雾法制备多孔微纳结构V2O5/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成为了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因具有非连续性难以直接利用。化学电源可以将这些能源进行储存和转换,对能源的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都有重大意义。其中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自上世纪90年代商品化以来,就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学电源,锂离子电池由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所用电池和潜艇、航天、航空领域所用电池,逐步走向电动汽车动力领域,并初步实现了储能的示范作用,对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和循环寿命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这三部分组成,其中电极材料及其结构在绝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性能。特别是当前商用正极材料,容量一般在180mAh·g-1以下,普遍低于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理论容量达到372mAh·g-1)更远低于新型硅基材料(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1),因此正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与开发的核心,人们对正极材料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和完善。
V2O5作为一种典型的层状材料具有独特的嵌锂优势。目前新型结构的正极材料V2O5与已商业化的LiCoO2(274·mA·h·g-1)、LiMn2O4(148mA·h·g-1)、LiFePO4(170mA·h·g-1)等正极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储存3个Li+时为440mA·h·g-1,储存2个Li+时为294mA·h·g-1)。但是V2O5也存在着以下缺点:(1)、由于在脱嵌锂的过程中体积发生变化,导致较差的循环性能;(2)、较低的电导率(10-3S·cm-1-10-2S·cm-1)和较低的扩散系数(10-12cm-2·s-1),导致较差的倍率性能;
这两个缺点使得V2O5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难以满足对快速充放电的要求,限制了V2O5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商业应用。现阶段,人们在改善V2O5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张红来的硕士学位论文《聚合物微凝胶模板法制备纳米碳结构电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和申请号为201410635144.4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V2O5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交联的PMMA微凝胶球作为模板,利用PMMA微凝胶球中羧基(-COO-)基团与VO2+之间的静电引力作用,将VO2+吸附于PMMA微凝胶球的三维网孔中,惰性气氛中锻烧后得到多孔V2O5/C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然而,该方法工艺较复杂,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静电喷雾法制备多孔微纳结构V2O5/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综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测定五氧化二钒水化物浓度的方法
- 一种V<sub>2</sub>O<sub>5</sub>薄膜的电泳沉积制备方法
- 一种无机溶胶-凝胶制备V<sub>2</sub>O<sub>5</sub>薄膜的方法
- 具有高功率和能量密度的V<sub>2</sub>O<sub>5</sub>电极
- 一种纳米V<sub>2</sub>O<sub>5</sub>/活性焦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V<sub>2</sub>O<sub>5</sub>薄膜正极材料
- 一种V<sub>2</sub>O<sub>5</sub>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从含钒来源提取五氧化二钒V2O5的方法
- 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粗VOCl3制备高纯V2O5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