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明胶胶囊中诱惑红和/或日落黄含量的深加工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1036.9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洋;杨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落黄 诱惑红 检测 明胶胶囊 明胶胶囊壳 标准溶液 样品溶液 供试品 深加工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检测技术领域 柠檬酸三钠 外标法测定 无水乙醇 线性关系 样品加入 样品溶解 检出限 无干扰 乙酸锌 回收率 保温 过滤 | ||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明胶胶囊中诱惑红和/或日落黄含量的深加工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将明胶胶囊壳样品加入含柠檬酸三钠和乙酸锌的水溶液中,在70~80℃条件下保温,使样品溶解,得到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与无水乙醇混合,离心,过滤,所得滤液为供试品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供试品液、诱惑红标准溶液和/或日落黄标准溶液进行检测,利用外标法测定明胶胶囊壳样品中诱惑红和/或日落黄的含量。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检测方法可更为准确地检测明胶胶囊中诱惑红和/或日落黄含量。本发明检测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良好,无干扰,检出限、定量限低,回收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明胶胶囊中诱惑红和/或日落黄含量的深加工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明胶空心胶囊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药用辅料,由药用明胶加辅料精制而成的帽、体两节胶囊壳组成,可容纳各种药粉、液体、半固体和药片。软胶囊属于胶囊剂的一种包装方式,常见于药品或保健食品。它是将液体药物或液果体药物经处理密封于软质囊材中而制成的一种胶囊剂。软质囊材是由胶囊用明胶、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辅料单独或混合制成。空心胶囊可掩饰药物的异味,易于吞服,具良好的崩解能力,较长的保质期等优点。目前胶囊剂型大约占所有药品剂型的1/10左右,它与药品共同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最终被人体所吸收,与药品的生物利用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空心胶囊的安全性对于人们的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部分药品出于避光保存的要求,其所用胶囊需要添加遮光的人工合成色素。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优点很多,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可改善商品外观并吸引消费者购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中国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的合成色素共计28种,合成色素的分类包括有机合成色素、无机合成色素、天然等同合成色素等。其中,有机合成色素通常包括: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新红、赤藓红、诱惑红、日落黄、亮蓝和靛蓝及其铝色淀,喹啉黄。
虽然合成色素具有诸多优点,但它具有毒性。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合成色素进入人体后会大量消耗体内解毒物质,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功能并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主要毒性表现在不耐受、致癌和儿童多动症。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于合成色素及其铝色淀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诱惑红及其铝色淀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日落黄及其铝色淀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然而在利欲驱使下,不法分子突破允许使用品种、范围和数量,滥用、重剂量使用合成色素,使食品安全面临挑战。为了避免食品中合成色素的过量使用,对合成色素的检测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明胶空心胶囊中合成色素的检验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如赵霞等建立了一种RP-HPLC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7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样品溶液经聚酰胺吸附,用氨-乙醇-水溶液解吸附,中和后水浴浓缩,定容过滤,采用SunFire TMC18(4.6mm×15cm,5μm),以0.02mol·L-1醋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柱温25℃,进样量10μL。但现有的检测方法难以从样品中充分提取诱惑红和日落黄,从而造成诱惑红和日落黄含量测定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胶胶囊中诱惑红和/或日落黄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可准确检测明胶胶囊中诱惑红和/或日落黄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胶胶囊中诱惑红和/或日落黄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明胶胶囊壳样品加入含柠檬酸三钠和乙酸锌的水溶液中,在70~80℃条件下保温,使样品溶解,得到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与无水乙醇混合,离心,过滤,所得滤液为供试品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