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GFR抑制剂在制备治疗MUC1阳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49233.1 申请日: 2017-03-10
公开(公告)号: CN106924739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9
发明(设计)人: 黄雷;靳伟;廖晓东;吕亚平;叶清;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主分类号: A61K45/06 分类号: A61K45/06;A61K31/337;A61K31/475;A61K31/704;A61K31/7048;A61K31/277;A61K31/713;A61K31/5377;A61K31/517;A61K31/519;A61K31/506;A61K31/4709;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代理人: 翟羽
地址: 200025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egfr 抑制剂 制备 治疗 muc1 阳性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EGFR抑制剂在制备治疗MUC1阳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涉及靶向MUC1‑EGFR‑ABCB1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与ABCB1底物化疗药物联合用药在制备治疗MUC1阳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揭示了在宫颈癌和肺黏液表皮样癌中,化疗药物诱导MUC1表达并激活MUC1‑EGFR‑ABCB1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细胞将药物泵出膜外而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发现化疗的同时靶向抑制EGFR可有效抑制宫颈癌和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控制移植瘤的生长,并有效阻止了移植瘤的复发。提示靶向MUC1‑EGFR‑ABCB1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与ABCB1底物化疗药物联合用药在制备治疗MUC1阳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治疗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靶向MUC1-EGFR-ABCB1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在制备治疗MUC1阳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治疗往往伴随着耐药性和肿瘤复发,肿瘤细胞中ATP结合蛋白家族成员(ATPbinding cassette,ABCs)的过表达是肿瘤细胞获得多药耐药能力而导致药物抵抗的主要原因。ABCs是一类依赖于ATP的转运蛋白,可选择性将底物包括药物从细胞内泵出细胞外。其中ABCB1又称P-糖蛋白或多药耐药蛋白1(MDR1)常被发现在肿瘤中过表达。用于肿瘤治疗中的许多药物如紫杉醇(Paclitaxel)、长春新碱(Vincristine)、阿霉素(Doxorubicin)和依托泊苷(Etoposide)都是ABCB1的底物。因此,ABCB1过表达是导致肿瘤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属于ErbB家族。EGFR过表达或突变引起下游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将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并通过调控ATP结合蛋白家族成员ABCB1和ABCG2导致肿瘤细胞耐药。EGFR抑制剂已广泛用于EGFR阳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尤其是应用于由于EGFR异常激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靶向治疗。EGFR的抑制剂的治疗是基于EGFR基因的过表达或者突变激活,但是在宫颈癌和肺原发黏液表皮样癌中,EGFR的突变并不常见,因此EGFR的抑制剂尚未应用到宫颈癌和肺原发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中。

黏蛋白1(MUC1)是一种约120-225KDa的高分子量糖蛋白,MUC1基因全长约4Kb,编码产物最初为单一的肽链形式,继而在内质网中被剪切为N端亚基和C端亚基,二亚基在细胞膜上形成稳定的异源二聚体。N端亚基约含1000-2200个氨基酸,由20个氨基酸为单位的重复序列组成,C端亚基包括58个氨基酸的胞外功能域、28个氨基酸的跨膜功能域和72个氨基酸的胞内功能域(MUC1-CD)。MUC1广泛表达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分泌型上皮细胞管腔表面,以防止细胞脱水、受外界pH变化、细菌、病毒及粉尘颗粒或污染等损伤。临床研究发现在70%以上的NSCLC中,MUC1异常高表达(其表达水平达正常细胞的50-100倍)与NSCLC的恶性程度及治疗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更有临床研究报道MUC1表达在NSCLC早期就有相关性。此外,MUC1在细胞中的异常分布即去极性表达模式亦与NSCLC的发展程度、肿瘤的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一项基于细胞系和临床样本的基因表达芯片研究表明,MUC1调控的基因表达模式可能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标志物。近期有研究报道MUC1在肺腺癌中过表达与paclitaxel耐药相关。在宫颈癌中MUC1可独立或者联合其他标志蛋白作为组织学及恶性程度的鉴定指标,已经有文献报道在正常的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内MUC1不表达,在具有炎症的宫颈鳞癌上皮和宫颈鳞状癌中表达,且在宫颈鳞状癌组织中MUC1的表达与浸润程度成正相关。同时文献报道MUC1与MUC16一起可以共同作为宫颈腺癌预后的指标。

世界范围内,宫颈癌对女性而言是重要的健康问题,在女性中是第四常见肿瘤。最新统计全球每年新增53万宫颈癌患者,每年有26.6万患者死亡。85%的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宫颈癌情况不容乐观,全国每年新增13.15万的患者,死亡人数有3.3万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