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小半径管材快速冷拉弯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7704.5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骏力弯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12 | 分类号: | B21D9/12;B21D9/16;B21D9/03;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半径 管材 快速 冷拉弯 技术 | ||
1.一种薄壁小半径管材快速冷拉弯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快速冷拉弯技术采用薄壁小半径管材弯管机对薄壁小半径管材进行快速冷拉弯,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弯管机包括机体(1)及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固定臂(2)、旋转臂(3)和弯管模具,所述固定臂(2)和所述旋转臂(3)均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所述弯管模具包括导向模(1a)、夹模(2a)、圆芯模(3a)和防皱模(4a),所述圆芯模(3a)上设置有与所述夹模(2a)相适配的直模(5a),所述防皱模(4a)贴靠在所述圆芯模(3a)的一侧,且所述防皱模(4a)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圆芯模(3a)相适配的弧形,所述导向模(1a)位于所述夹模(2a)的前方且与所述防皱模(4a)相适配;所述导向模(1a)、所述防皱模(4a)、所述夹模(2a)、所述直模(5a)上均设有与管材相适配的凹直槽(6a),所述圆芯模(3a)上设有与所述直模(5a)上的凹直槽相承接的圆形凹槽(7a),在所述导向模(1a)与所述防皱模(4a)之间还设置有芯杆(8a),在所述芯杆(8a)的末端设置有芯球(9a),所述芯杆(8a)对所述芯球(9a)进行轴向定位,使得所述芯球(9a)相对于所述芯杆(8a)不会发生轴向位移;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导模滑块(4),所述固定臂(2)上设置有导模驱动油缸(5),所述导模驱动油缸(5)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导向模(1a),所述固定臂(2)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固定臂(2)沿管径方向运动的油马达(6);所述夹模(2a)设置在所述旋转臂(3)的摆臂上,所述圆芯模(3a)设置在所述旋转臂(3)的转动中心;所述旋转臂(3)的摆臂上设置有夹紧油缸(11),所述夹模(2a)设置在所述夹紧油缸(11)的输出端;所述防皱模(4a)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所述导向模(1a)的对面;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弯管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且与所述芯杆(8a)相连接的抽芯油缸(7);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芯杆(8a)下方的导轮(9);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快速冷拉弯技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快速冷拉弯:
芯进:薄壁小半径管材放置在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弯管机上,所述芯球(9a)进入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
b、夹进:所述导向模(1a)、所述夹模(2a)、所述圆芯模(3a)和所述防皱模(4a)共同夹住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
c、弯进:所述夹模(2a)和所述圆芯模(3a)夹住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的端部后,所述旋转臂(3)发生摆动,同时所述导向模(1a)在所述油马达(6)的作用下向弯曲的一端前进,所述夹模(2a)和所述圆芯模(3a)将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拉弯;
d、芯退:所述芯球(9a)在所述芯杆(8a)的拉力下从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的弯曲部退出,在所述芯球(9a)在退出的过程中对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的内壁进行了一次拉伸作业;
e、夹退:所述夹模(2a)和所述圆芯模(3a)松开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的弯曲部;
f、导模退:所述导向模(1a)松开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的直条部;
g、弯退:取出弯曲好的所述薄壁小半径管材,所述旋转臂(3)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骏力弯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骏力弯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77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