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床减振垫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0629.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7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戴均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际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床 减振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床减振垫。
背景技术
为减下地铁列车运行引起沿线建筑物振动与室内二次辐射噪音,减少对轨道上部或周围物业的干扰,在建筑物敏感点区段设置道床减振垫是铁路设计中轨道减振降噪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现有的道床减振垫,通常采取一次减振,减振及降噪效果不佳,并易造成减振垫的磨损需要经常更换造成使用便增加成本;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道床减振垫,它具有减振效果好、维护成本低及有效降低噪音污染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床减振垫,包括减振垫本体及减振圆台,减振圆台设置在减振垫本体上;其还包括减振环,所述减振环的底端贴合在减振垫本体上且其包覆在减振圆台的外周面,所述减振环的高度低于减振圆台的高度。
所述减振垫本体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小于减振垫本体的厚度。
所述连接板与减振垫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减振环的内端面贴合减振圆台的外端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减振垫本体上的减振环能够进行第一次减振,而减振圆台能够进行二次减振,这样使得减振效果较佳及能够降低噪音污染;而且这种结构能够减少磨损从而延长了使用的寿命,让成本得到有效的节约;与减振垫连接的连接板能够覆盖在相邻的减振垫本体上,其能够有效减小相邻减振垫本体之间的连接间隙,这样使得防尘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道床减振垫,包括减振垫本体10、减振圆台20、减振环30及连接板40,减振垫本体10为平面片状结构,减振圆台20及减振环30均位于减振垫本体10的背面,且其底端面均与减振垫本体10的背面贴合;减振环30包覆在减振圆台20的外周面,且其内端面与减振圆台20的外端面贴合,减振环30的高度低于减振圆台20的高度;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减振环30进行第一次减振,而后再通过减振圆台20进行第二次减振,这种二次减振结构使得减振效果较佳及能够降低噪音污染。连接板40连接在减振垫本体10上,且其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板40的厚度小于减振垫本体10的厚度;在使用时,连接板40底端面贴合在相邻的减振垫本体10的上端面,其能够有效减小相邻减振垫本体10之间的连接间隙,这样使得防尘效果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际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际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0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