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式车辆拦停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1737.1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12 | 分类号: | E01F1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睢***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车辆 汽车 平衡机构 气动式 束缚 拖动 车辆拦截 机构组成 快速制动 失去平衡 违法车辆 制动过程 制止运动 连接件 滑动 翻车 气钉 轮胎 车轮 公安机关 | ||
本发明属于车辆拦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式车辆拦停带,它包括气动车辆拦停机构、平衡机构、连接件,其中气钉把轮胎束缚后,汽车将会拖动气动车辆拦停机构一起向前滑动,因为气动车辆拦停机构底面积较大,产生的摩擦力很大,能够快速制止运动中的汽车。在气动车辆拦停机构上安装的平衡机构能够在车辆被束缚制动过程中,防止汽车与拦停机构组成的整体前后失去平衡造成向前翻车的事故。本发明使用了气动车辆拦停机构对车轮进行束缚,在不破坏汽车情况下,快速制动汽车,辅助公安机关对违法车辆实现拦停的目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拦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式车辆拦停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拦截技术领域常使用破胎技术,并且其关键技术是如何迅速的破胎,使轮胎尽可能的快速放气。但对于一些车辆轮胎放气后,车辆依然能够行驶,此时破胎结构所起到的拦截功能将会大打折扣。另外传统拦截技术往往仅考虑如何快速成功地拦车,并没有考虑如何尽可能的在拦截过程中拦截动作对车辆的损害最小,所以设计一种能够替换传统破胎技术的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够成功的拦截又能尽可能对车辆损坏最小以使得车辆的二次使用减少翻修成本。
本发明设计一种气动式车辆拦停带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式车辆拦停带,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气动式车辆拦停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动车辆拦停机构、平衡机构、连接件,其中多个气动车辆拦停机构并排布置成一列组成拦停带;对于每一个气动车辆拦停机构,其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平衡机构,相邻气动车辆拦停机构的平衡机构之间通过连接件配合。
上述气动车辆拦停机构包括外壳、挡条、触发弧板、气钉孔、伸缩柱、横板、气钉压板、气钉压板支撑、活塞板、顶盖、弧板导板、气钉柱、活塞、弧板导槽、弧板导块、气钉触发杆、第二固定块、气钉拨杆、气钉开关、旋转通道、主通道、气缸,其中弧板导板安装在外壳内的侧壁上,弧板导板上具有两个弧板导槽;触发弧板为弧形,触发弧板一端具有两个弧板导块,两个弧板导块分别与两个弧板导槽配合,挡条安装在弧板导板上端,触发弧板的另一端下侧安装有横板,横板通过伸缩柱安装在外壳内底面上;活塞板一端安装在横板下侧,另一端安装有活塞;气缸安装在外壳内部底面上的一端,活塞滑动安装在气缸内部;两个气钉柱对称地安装在外壳内部两侧,且与气缸相关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气钉柱其与气缸的安装方式为:气钉压板通过气钉压板支撑安装在活塞表面上,气钉触发杆通过第二固定块滑动安装在气缸外壁上,气钉触发杆下端安装有气钉拨杆,主通道一端与气缸连接,主通道另一端与气钉柱的主进口连接,气钉开关安装在主通道上,气钉拨杆一端安装在气钉开关上;主通道靠近气钉柱位置处通过旋转通道与气钉柱下侧的旋转进口连接;气钉压板一端与气钉触发杆配合;顶盖安装在外壳上端,顶盖上具有与气钉柱配合的气钉孔和与横板配合的方孔。
上述气钉柱包括挡环、气钉、气钉壳、气钉底座、气钉卡环、旋转进口、主进口、气钉壳卡环、旋转凹槽,其中气钉壳安装在外壳底面上,气钉壳下侧具有主进口和旋转进口,且主进口开口方向经过气钉壳轴线,旋转进口开口方向与气钉壳轴线具有0.8R间距;气钉壳下侧内径比气钉壳上侧内径小0.1R,气钉壳下侧与上侧内径变化处偏向于内径增大方向具有0.2R处安装有气钉壳卡环,挡环安装在气钉壳内部上端;气钉为具有螺旋纹的圆柱体,气钉下侧安装有气钉底座,气钉底座中间安装有气钉卡环,气钉底座下侧开有旋转凹槽;气钉通过气钉卡环与气钉壳卡环的配合而安装在气钉壳中,气钉卡环位于气钉壳卡环下侧和气钉壳内径突变端面之间,气钉底座下侧与气钉壳下侧内径较小端面接触;旋转凹槽与旋转进口正对;气钉底座下端面高于主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宇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