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采血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1718.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1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史琳;彭朝雄;关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A61B5/0531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采血 | ||
一种激光采血仪,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电源电路和激光控制电路,所述激光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阻抗检测电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激光触发电路、与所述阻抗检测电路连接的检测电极以及与所述激光触发电路连接的激光头,所述激光头和检测电极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所述阻抗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检测电极检测待采血者的人体阻抗特征值,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人体阻抗特征值控制所述激光触发电路触发所述激光头发射相应强度等级的激光,如此,根据不同人的皮肤特点,准确自动设定激光强度等级,避免了采血过程中过高的激光强度会造成的过度损伤,过低的激光强度会采血失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采血仪。
背景技术
作为医学临床检验,采集血液作为化验样品最常见的方式,是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刺入指尖部位,此法虽很简单,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它不规则地将皮肤组织撕裂开,二是与操作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关系密切,被采血者常常痛感非常强烈,特别是婴幼儿,时常哭闹,影响操作,而且通常导致表皮渗出大量的组织液、细胞外液等杂质,掺入血样后影响检测结果,还伴随皮肤表面出现局部水肿。因此,部分医院在病房采血已采用复杂和高成本的静脉血替代。但末梢血对病灶反映的灵敏度及取血方法的方便性是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因此,末梢血的采集方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末梢血采用激光采血仪采集的方式已逐步推广使用,其工作原理是:仪器中的激光发射器发出一束单脉冲的激光束,细微的光束打在被采血者手指的滑囊处,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皮肤组织溶解、挥发,出现一个小孔,而打孔后的残留物呈现出等离子状态并吸附在激光束镜头片的表面,去除第一滴血后,用毛细管吸取足够检测的血样。
而打孔后的残留物呈现出等离子状态并吸附在镜头片的表面,在二次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血液交叉感染的医疗卫生安全问题。另外,目前的激光采血仪的激光强度是默认,使用过程中,对于皮肤柔弱的人群,默认的激光强度可能过高,会造成的过度损伤的伤害;而对于皮肤粗糙的人群,默认的激光强度可能过低,会出现采血失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设置合理激光强度等级的激光采血仪,旨在解决目前的激光采血仪默认的激光强度会造成的过度损伤或采血失败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采血仪,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电源电路和激光控制电路,所述激光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阻抗检测电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激光触发电路、与所述阻抗检测电路连接的检测电极以及与所述激光触发电路连接的激光头,所述激光头和检测电极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
所述阻抗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检测电极检测待采血者的人体阻抗特征值,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人体阻抗特征值控制所述激光触发电路触发所述激光头发射相应强度等级的激光。
上述的激光采血仪通过所述检测电极检测待采血者的人体阻抗特征值,根据所述人体阻抗特征值发射相应强度等级的激光以待完成采血过程,如此,根据不同人的皮肤特点,准确自动设定激光强度等级,避免了采血过程中过高的激光强度会造成的过度损伤,过低的激光强度会采血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激光采血仪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激光采血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激光采血仪的开盖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激光采血仪的采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激光采血仪的爆炸图;
图6A和6B分别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激光采血仪的采血帽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1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