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型铁路轨道、轨车变轨装置及轨车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8205.4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0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郝伟光;郝雯文;夏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雯文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B7/10;B61F1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37207 | 代理人: | 邱强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铁路 轨道 轨车变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的轨道、应用在该轨道上的车厢变轨装置以及轨车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运输能力大、污染少、节约能源等特点,但是在现有的轨道交通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轨道的结构形状都是标准化模式,采用上弧形面的工字形截面轨道,相应的轨车采用内侧带翼缘的车轮在该轨道上行驶,这样的结构特征造成:当轨车需要变道时,需要辅助配备道岔装置:而车轮内侧设置有翼缘,势必造成变道轨与正常轨道交错位置要设置沟槽,因而,道岔装置的结构复杂,各项性能指标要求非常严格,生产成本高,轨车变轨操作复杂;
此种车轮与轨道的接触面非水平的平面,而轨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轨道与轨道之间的接缝处会存在一定的空隙,车辆在轨道上行驶到轨道间隙处以及道岔位置时,则会产生轨车轮与接缝的碰撞,震动及噪音较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轨车车厢内乘坐者的舒适度;
②轨车运行方式一般为一个车头带动多节车厢,城市内站点密集,往往轨车刚起步不久就要进行减速接近下一站点,乘客在车厢内经常处于前后晃动的不舒适状态,停车与启动之间时间过长,浪费大量时间,即使站点没有乘客上下,轨车也要照常运行,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轻型铁路轨道及车厢变轨装置,以及一种利用该轨道的轨车运行方法,轨道结构设计合理,轨车变轨操作简单,轨车运行方法改变了现有的乘运模式,通过一条主轨道实现不同两两站点之间的“一站直达”。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轻型铁路轨道,轨道主体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与轨车行走轮接触面为平轨面,平轨面设置在主体正上方,平轨面的外侧一体连接有朝向上方的突出的翼缘,翼缘与轨道平行,其作用为限定轨车行走轮在平轨面上行走,并作为轨车变轨装置的导向轨。
进一步地,所述的翼缘截面为直角梯形,斜边下端与平轨面连接,直角边所在面作为轨车变轨装置用导轨面。
所述的轨道与轨道之间为错合形状连接,即轨道端部为斜角,斜角与斜角错合的有缝连接,该缝与平轨面垂直,缝的俯视形状为斜线,当轨车行走轮经过接缝时,行走轮与平轨面的接触线始终处于交替的轨道平面上,行走轮可平稳地通过连接缝。
进一步地,道轨连接端上多增加的压力所产生的弯矩,可通过在连接处设置支撑加强件解决。
所述的利用上述轨道结构的道岔,其整体结构形式与现在运行的铁路贴合后的道岔相似,所不同的是该道岔没有道岔缝隙,道岔是一个固定的整体;该轨道的道岔轨道截面与正常行驶用双轨(主轨道)的截面形状相同,道岔轨道与正常轨道为一体式连接,道岔用轨道与正常轨道交叉连接处,轨车行走轮经过的轨道平轨面通路上无翼缘结构,即道岔轨道与正常轨道连接处的平轨面俯视形状为“r”形,两者交叉处的平轨面俯视形状为“×”形,进一步地,道岔轨道为弧形。
一种应用上述轨道的轨车变轨装置,它包括车架、行走轮,行走轮在平轨面上转动行走,行走轮与轨道平轨面的接触面为平面;车架外侧设置有可上下调节的可转动的导向轮,一侧的导向轮至少设置有两个,导向轮下调后其内侧与翼缘外侧导轨面外侧滑动连接,导向轮带动车架沿翼缘延伸方向行走。
进一步地,轨车需要变向时,两边侧的导向轮只有变轨方向的一侧导向轮会下调,当车厢需要进站时,变轨侧导向轮下落到道岔方向轨道翼缘外侧滚动导向,迫使轨车车厢离开主轨道,向外变轨驶入道岔轨道;反之,轨车从道岔驶入主道时,道岔侧的导向轮下落导向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侧导向轮通过中轴连接,每个中轴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一个动轴,动轴与中轴垂直,且动轴与行星减速电机轴相连,且可被减速电机驱动进行左右方向微转,从而带动中轴沿左右方向倾斜;所述的车架两边分别开有竖条限位孔,其用于中轴通过,并限定中轴的上下调整距离,轮轴上下移动的过程是由行星减速电机装置控制的;行星减速电机固定设置在车架上,动轴可在轴套内转动并通过轴套与车架连接,轴套固定在车架底部;导向轮向左完成动作后始终向下靠在左侧轨道翼缘外侧,而右端的导向轮抬起,与轨道无接触;当车厢右转弯时,动轴行星减速电机转动,左侧导向轮抬起,右导向轮下落靠在右轨道翼缘外侧,形成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限位孔8内侧中轴直径大于限位孔内以及外侧的中轴直径,当导向轮与轨道翼缘接触受力时,车架内侧中轴端部与车架接触连接,通过车架承受转弯时车体所产生的离心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雯文,未经郝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8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架桥梁的弹性短枕式纵向承轨台减振轨道
- 下一篇:电动转盘换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