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关自动防御病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244.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创奇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网关 集群 主安全网关 数据流 杀毒 备份安全网关 防御病毒 杀毒处理 网关 整体资源利用率 安全网关设备 动态负载均衡 数据流封装 状态数据库 高可用性 均衡策略 预定负载 查询集 解封装 数据包 安全网 备份 转发 选举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网关自动防御病毒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安全网关集群预先在多个安全网关设备中选举其中一个作为主安全网关,其他作为备份安全网关;主安全网关识别出需要进行杀毒的数据流,通过查询集群状态数据库和预定负载均衡策略将需要进行杀毒的数据流发送到备份安全网关上;备份安全网关将接收到的需要进行杀毒的数据流进行杀毒处理,并将经过处理的数据流封装后发送给主安全网关;主安全网关对经杀毒处理的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转发;本发明实现了安全网关集群的透明性与高性能的统一,在保持安全网关集群高可用性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动态负载均衡机制,提升了安全网关集群的整体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关自动防御病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安全网关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出现的各种新需求。传统的安全网关只在网络层做集中访问控制,对应用层的安全无能为力,新一代的安全网关需要对应用层的安全也进行集中控制,以实现网络从二层到七层的立体安全控制。在新兴的应用层安全功能中,防病毒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安全网关需要对经过安全网关的FTP,HTTP,POP3,SMTP,IMAP等流量进行实时病毒扫描,对比文件中的内容和防病毒库中存储的特征码,并对含有病毒的文件进行相关处理,如果传输的文件是某种压缩格式的文件,则病毒扫描模块需要将文件进行压缩,扫描其中所有的文件,以实现全面的杀毒功能。安全网关杀毒是CPU密集型动作,如果数据流量较大,防病毒模块会占用比较多的处理器时间和内存,将不可避免的对整个系统的其他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降低系统的使用效能。
为了提高安全网关杀毒的能力,一般通过将需要进行病毒扫描的流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分配到不同的安全网关集群设备上,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率。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方法:
第一种方法,通过在安全网关集群上进行多个工作组的划分,也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不同的杀毒流量被强行的发送到集群中的不同工作组,集群中的每一个工作组在接收到流量后都会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杀毒流量的静态负载均衡。采用静态负载均衡方式进行组网,安全网关集群对外表现为多个逻辑设备,上下游设备必须进行复杂的配置。同时流量不能根据安全网关集群中的每个设备的状态进行负载均衡,只能按照定义好的策略进行流量发送。同时集群中的安全网关设备对于接收到的流量不能进行选择性的处理,只要上下游设备发送过来就必须处理。
第二种方法,通过在网络中添加专用负载均衡设备,可以达到动态的负载均衡效果。利用专用设备的高层协议识别与流量动态均衡能力,可以根据流量以及安全网关集群设备的状态来实现杀毒流量的动态负载均衡。基于专用负载均衡设备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案缺点也很明显,一般的专用负载均衡设备非常昂贵,同时如果要排除网络中的单点故障,必须以双机热备的模式进行网络搭建,导致在扩大了投入的同时浪费了负载均衡备份安全网关以及安全网关集群备份安全网关的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网关自动防御病毒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将需要进行病毒扫描的流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分配到不同的安全网关集群设备上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安全网关集群防病毒的方法,包括:
安全网关集群预先在多个安全网关设备中选举其中一个作为主安全网关,其他作为备份安全网关;
所述主安全网关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识别,识别出需要进行杀毒的数据流,并且通过查询集群状态数据库和采用预定负载均衡策略将需要进行杀毒的数据流发送到其选定的备份安全网关上;
所述选定的备份安全网关将接收到的需要进行杀毒的数据流进行杀毒处理,并将经过杀毒处理的数据流封装成数据包后发送给所述主安全网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创奇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创奇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化数据链路层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话监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