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374.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屹东;郭银涛;李强;王杰;陈科宇;张长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宇峰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料 级配曲线 工程设计级配 性能测试 级配 矿料 变异性 冷再生混合料 半柔性路面 配合比设计 控制状态 曲线确定 乳化沥青 干拌 过筛 生产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用于半柔性路面冷再生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由多种矿料混合而成,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混合料的工程设计级配曲线;根据所述工程设计级配曲线确定所述混合料的目标级配曲线;将所述多种矿料干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料中缺少乳化沥青、水泥和水;将所述第一混合料进行过筛得到所述第一混合料的级配曲线;将所述第一混合料的级配曲线与所述目标级配曲线对比,确定所述混合料的生产级配曲线;通过路面性能测试判断所述混合料的生产级配曲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所述路面性能测试合格,则确定所述混合料的生产级配曲线满足要求。本发明的方法使材料的变异性在配合比设计阶段达到有效的控制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级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国家公路绿色养护行业发展需要,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回收旧沥青路面材料(冷再生路面结构)重复利用的技术,目前国内外路面冷再生技术已经应用多年,冷再生技术分类很多,如泡沫沥青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厚式冷再生、及本文中介绍的厂拌冷再生技术。
上述冷再生技术,都存在一类共性问题,级配控制环节精度不足,其主因是冷再生混合料中使用了大量的回收铣刨料,而回收铣刨料的样源涵盖范围从基层到沥青层,使得回收铣刨料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这两种因素又取决于原路面的结构性质、矿料规格和级配范围的条件折射,造成混合料级配环节控制因铣刨料级配的多变性而变得尤为复杂,如果将回收铣刨料按新粗细集料的规格进行分档、精细化筛分处理,又不具备实施的综合条件,冷再生混合料无法进行精细化控制主要受再生工艺和生产拌合设备两方面的影响,冷再生混合料采用的是常温拌合工艺,与热拌混合料最大的区别是不进行二次筛分处理,而回收的旧沥青材料粒径存在较高的变异性,级配范围波动大,紧依靠室内确定的目标级配进行生产施工,级配控制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很难保证最佳的工程质量,这是其一。其二是受混合料拌合设备的影响,冷再生混合料拌合设备是在水稳拌合站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成两级拌合设备,通过一级拌合完成的骨料在冷料斗下皮带的电磁调速计量骨料用量,缺少精确的二次筛分计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的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用于半柔性路面冷再生混合料,其中,所述混合料由多种矿料混合而成,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混合料的工程设计级配曲线;根据所述工程设计级配曲线确定所述混合料的目标级配曲线;将所述多种矿料干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料中缺少乳化沥青、水泥和水;将所述第一混合料进行过筛得到所述第一混合料的级配曲线;将所述第一混合料的级配曲线与所述目标级配曲线对比,确定所述混合料的生产级配曲线;通过路面性能测试判断所述混合料的生产级配曲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所述路面性能测试合格,则确定所述混合料的生产级配曲线满足要求。
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工程设计级配曲线确定所述混合料的目标级配曲线的步骤,包括:按照每种所述矿料的试配比混合所述矿料得到第二混合料,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料中缺少乳化沥青、水泥和水;将所述第二混合料过筛得到所述第二混合料的级配曲线;将所述第二混合料的级配曲线与所述工程设计级配曲线对比;若所述第二混合料的级配曲线与所述工程设计级配曲线的差距未超出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二混合料进行路面性能测试;将所述路面性能测试的结果为最优结果的所述第二混合料的级配曲线确定为所述混合料的目标级配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