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化沥青固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4628.4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飞;张玉贞;柳卫军;肖护兵;戴辉;王城彪;戴大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诺道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沥青 含量 快速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路面工程的乳化沥青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乳化沥青固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乳化沥青是沥青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水包油型乳状液。由于乳化沥青在室温下有比较好的流动性,在不宜或更适宜在室温或低于100℃温度施工时,人们会将沥青(含改性沥青)乳化成乳化沥青。乳化沥青中沥青的含量成为的固含量,乳化沥青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都需要检测的最基本技术指标。蒸发法测定乳化沥青固含量是一种统一认可的标准方法,该方法是称取20-30g乳化沥青样品(精确到1g)于容器中,将盛有试样的容器置于电炉或燃气炉上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确认试样中的水分完全蒸发,然后在163℃温度下加热1min,取下试样容器冷却至室温,称取容器中残留的沥青重量,残留的沥青重量占乳化沥青样品的百分数即为乳化沥青的固含量。
首先,该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如加班过程中温度控制困难,易发生样品溢出或溅出、对“水分完全蒸发”的“目视判断”、163℃温度的控制等,都是在容器放置在电炉上实现的,不同的测试人员,都会产生人为误差。
其次,此方法耗时较长、设备复杂等的缺点。水包油型沥青乳状液需要缓缓地加热,边加热边搅拌,为了样品不溢出,需要缓慢升温,需要的时间长,且难以定量控制;需要有加热设备,且最后温度很难控制平衡在163℃;需要称量设备在施工现场难以满足精度要求等。
蒸发法测定乳化沥青中的试验周期长,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法不仅加大了试验员的工作量,还增加了生产周期,给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蒸发法属于高温实验,整个过程中隐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烫伤。
由于以上以及其它的人为因素影响,固含量的准确性无法保证,而且试验结果重复性差,容易造成错误判断,出现试验数据争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周期短、测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的乳化沥青固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乳化沥青固含量快速测定方法是:
将甲苯和被测乳化沥青进行密闭震荡混合,利用甲苯的萃取的作用使乳化沥青破乳,水和沥青分离开,分离开的沥青组分与甲苯互溶,形成稳定的相系;利用甲苯和沥青形成的相系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将两种相系在分液容器中静置分层后相互分离,通过测定被分离的水的质量,换算获得被测乳化沥青的固含量。
优选的,使用的甲苯和被测乳化沥青的体积配比为10:1。
优选的,所述分液容器为分液漏斗。
本发明利用萃取方法将乳化沥青成份从水中分离出来,使甲苯和沥青形成的相系密度范围在0.9g/ml3-0.95g/ml3,水的密度为1g/ml3,由于密度差异,水和其相系之间无法形成稳定的乳浊液,静置后,水与其相系完全分离,水在下方,其相系在上方,中间有明显界面,从而可以通过分液容器进行精确的分离和测定,获得固含量。整个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人员和设备投入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步骤一
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及仪器:刻度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电子秤、量筒、甲苯。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确定后擦拭并烘干。
步骤二
以制作含量50%PC-1快裂普通乳化沥青为试样,将100g乳化沥青加入带玻璃棒的烧杯中,在电子秤上称量烧杯、玻璃棒和乳化沥青的质量为m1;在规格为200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约为1000ml的甲苯,利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乳化沥青导入分液漏斗中,盖上分液漏斗瓶塞;然后复测玻璃棒和烧杯的质量为m2。
步骤三
匀速摇动分液漏斗,约顺时针十圈,逆时针十圈交替摇动,并且震荡,整个过程为2min。
步骤四
将刻度分液漏斗竖直静置5min,静置后,读取甲苯和水液面(水在下,甲苯在上)分界线的示数计为v1。
步骤五
打开刻度分液漏斗的瓶塞,旋转活塞使下面的水流入一个烧杯中,关闭旋转活塞,将上面的液体倒入特定的容器中或继续试验使用。之后,清洗仪器并烘干。
步骤六
根据检测值换算获得被测乳化沥青的固含量。
步骤七
按照上述步骤萃取同一样品三次,同时对100克同一样品采用蒸发法测三次,将试验整个过程耗时和检测结果记录数据见表一:
表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诺道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诺道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4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