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新型淀粉基软胶囊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3603.4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6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帅放文;王向峰;章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47/46;A61K4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31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淀粉 基软 胶囊 制备 改性木薯淀粉 保健功能 传统明胶 淀粉胶囊 化学性能 凝胶剂 软胶囊 增塑剂 植物胶 滋补 崩解 超微 基质 藕粉 淀粉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新型淀粉基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淀粉软胶囊包含作为基质的改性木薯淀粉、超微藕粉增塑剂和作为凝胶剂的植物胶,余量为水。本发明所制备的保健新型淀粉基软胶囊与传统明胶及淀粉胶囊产品相比,化学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原料来源广泛,不仅具有极佳的崩解性能,而且有优良的滋补养性的保健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保健新型淀粉基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软胶囊是一种传统制剂,适用于低熔点药物,与其它固体剂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性好、外形美观、适于多种用途等特点,还可以防止药物氧化和光解,掩盖药物不良气味等,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产量仅次于片剂和注射剂而居第三位的一种剂型。市场上的软胶囊主要是明胶软胶囊,用于装载油类或对明胶无溶解作用的溶液、混悬液、甚至固体及半固体药物,传统的凝胶材料是明胶,它是牛、马及猪等动物的皮和骨骼中的结缔组织提取出来的胶原蛋白类物质;近年来席卷欧美的“疯牛病”、“口蹄疫”对这一传统囊材产品带来一定冲击影响,伴随毒胶囊事件发生,针对动物性胶囊保存时间短、原料易被污染以及伊斯兰国家素食主义抵制等问题,胶囊囊壳材料也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非明胶为原料的胶囊出现,主要是新型植物胶囊。这些植物胶囊主要有以普鲁兰糖、海藻多糖以及褐藻酸或者琼脂等为原料的植物多糖类胶囊,以改性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或者地瓜淀粉等为原料的植物淀粉类胶囊,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原料的纤维素酯类胶囊以及PVA高分子聚合物胶囊。然而市面上大多数的胶囊产品性能仍比不上传统明胶软胶囊,尤其是胶囊的崩解时限。
莲藕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精氨酸、酪氨酸等种氨基酸、脂肪和卵磷脂,还有少量生物碱、黄酮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尼克酸、维生素、维生素和硫氨素等化学物质及铜、锰、钦、磷等元素,另外还含有焦儿茶素、绿原酸等多种酚类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载“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淤血,……及止热渴、霍乱、烦闷、解酒等功效。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从中医角度讲,莲藕生食清火,熟食补人,具有凉补的功效,对于众多莲藕制品的开发与应用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追捧。
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报道,由于全藕粉中复杂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超微全藕粉的糊化温度高于藕淀粉,另外由于超微粉碎过程己经破坏了淀粉的颗粒结构,所以超微全藕粉糊化所需要的能量低于颗粒完整的藕淀粉;超微全藕粉的溶解度远远高于相应的藕淀粉。藕淀粉在较低浓度6%时即可形成较好的凝胶,超微全藕粉则要在较高浓度11%时才能形成凝胶,且凝胶强度低,粘度也较低,但超微全藕粉形成的凝胶弹性较好。另外由于超微全藕粉的淀粉颗粒几乎被破坏,从而几乎不表现淀粉颗粒的溶胀性,溶液中自由水分充分,所以粘度增加缓慢。超微全藕粉凝胶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成分的复杂作用,其凝胶弹性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因而,虽然超微藕粉富含淀粉,但是要将超微藕粉糊化成膜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淀粉软胶囊,该淀粉软胶囊的崩解时限明显优于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淀粉软胶囊,能直接与传统明胶软胶囊相媲美,甚至超过传统软胶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健新型淀粉软胶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改性木薯淀粉基质40-80份;超微藕粉10-30份;植物胶8-15份;增塑剂1-5份;纯化水或去离子水30-90份。
改性木薯淀粉基质选自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和酯化淀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酯化木薯淀粉,酯化取代度可以为0.001-0.05。
植物胶选自卡拉胶、结冷胶、黄原胶、阿拉伯胶、果胶、甘露胶、龙须胶、魔芋胶、胡麻胶、香豆胶、田菁胶中的一种或组合。
增塑剂选自甘油、丙二醇、山梨醇、木糖醇、甘露醇中的一种或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3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右硫辛酸赖氨酸盐肠溶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头孢地尼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