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刺花椒树苗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5240.1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伟平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6;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曾龙 |
地址: | 7154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椒 树苗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刺花椒树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 L.的一种香料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既是香料植物也是传统的药用植物,栽培花椒兼具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水土保持效益。花椒在我国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各省及云南、贵州和西藏等地,按照商品类型可区分为北方红花椒、南方青花椒及产于山东的香花椒。
我国现已栽种花椒约200万hm2,年总产值约600亿元,花椒已成为支撑我国5000多万山区农民经济来源的支柱型经济树种,对产区人均直接经济贡献约1140元/年,约占其经济总收入的80%。然而,由于花椒树干、枝、叶具刺,导致采收困难、成本极高。2011年花椒的采收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1/3~2/3,全国200万hm2花椒的年采收成本达300~400亿元。因此,花椒采收难已是花椒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若能以无刺花椒品种替代有刺花椒,将会大幅度的提高采收效率、节约采收成本。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花椒品种改良,并断断续续进行了无刺花椒品种发掘和培育研究,但最终未能获得的能够推广栽培的无刺花椒品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日本无刺花椒”,试栽于河北、河南等地,2004年日本在四川实施援助项目时也将其引入四川,2010年又自河北引入陕西凤县;由于“日本无刺花椒”与我国的花椒有本质的不同,其麻香味不足、产量不高、果面腺点深陷口状、抗寒性弱,我国南方的青花椒、北方的红花椒麻香味浓烈、高产、果面腺点泡状鼓出,因而一直未能在我国花椒生产中推广栽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花椒品种培育技术中的空白,提供一种无刺花椒树苗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刺花椒树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春季,将凤椒,小红袍,枸椒,大红袍四个品种的花椒种子各种植一百颗,进行异花授粉,三年挂果后,选择五株优品果树种子;
2)使用所述五株优品果树种子继续种植一百颗,将进化苗嫁接于一次培育苗,接连三次嫁接,使产生基因异变。
3)挑选出产生基因异变,花椒刺少的树苗进行培育,挂果后采其枝条扦插培养,截取无刺带花芽枝节于春分前后嫁接于二次培育高产优品树苗之上。
4)用所述基因异变,花椒刺少的树苗作为母树,采枝嫁接于普通高产品种当年生树苗之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品种杂交,枝条扦插,母树嫁接的方法,将当年生苗嫁接母树枝条而成。本发明的花椒树成品,挂果早当年挂果,全身树身无刺,采摘容易高产,无刺,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花椒口感好,果肉厚,色泽好,香味浓郁,产量比普通品种高出30%!本发明解决了花椒树由于花椒刺过多造成的采摘难度过大,采摘慢,产量低,色泽差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春季,将凤椒,小红袍,枸椒,大红袍四个品种的花椒种子各种植一百颗,进行异花授粉,三年挂果后,选择五株优品果树种子;
2)使用所述五株优品果树种子继续种植一百颗,将进化苗嫁接于一次培育苗,接连三次嫁接,使产生基因异变,树身针刺变少。
3)挑选出产生基因异变,花椒刺少的树苗进行培育,挂果后采其枝条扦插培养,截取无刺带花芽枝节于春分前后嫁接于二次培育高产优品树苗之上。
3)用所述基因异变,花椒刺少的树苗作为母树,采枝嫁接与普通高产品种当年生树苗之上。
无刺花椒培育所需条件,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12摄氏度左右;空气:空气干燥通风;土壤:土壤湿度达到三,含磷含氮量千分之三以上;基因变异条件:通过自养蝴蝶,蜜蜂,进行异花授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伟平,未经潘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