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革及人造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4672.2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黎华强;莫梓健;徐加鹏;于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6 | 分类号: | D06N3/06;D06N3/00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革 发泡处理 发泡率 制备 复合层 预发泡 基布 油墨 人造革表面 人造革面层 涂布粘合剂 油墨渗透 体积比 有效地 中底布 上色 概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革及人造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基布上涂布粘合剂,并将人造革底层和人造革面层设置在基布上,得到预发泡复合层;S2,对预发泡复合层进行发泡处理,得到人造革,发泡处理的发泡率为1.5~2.5。由于该方法的发泡处理的发泡率为1.5~2.5,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约10~30%,通过降低发泡率,提高了人造革中PVC的体积比,从而在利用油墨对人造革表面进行上色时,位于表层的油墨在人造革中由上至下进行渗透,被更多地留在PVC中,进而降低了油墨渗透至人造革中底布上的概率,有效地改善了制备出的人造革较薄时表面透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造革及人造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在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多种领域中用作内部材料,皮革通常包括天然皮革和人造革,其中,人造革由于造价相比天然皮革便宜且容易批量生产,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领域中。
人造革的制备工艺中通常先制备出面层和底层,然后在基布上涂布PVC等粘合剂浆料,然后先压延成型出底层,在底层薄膜从压延辊轮引取出来的同时趁热熔状态贴合到底布上,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将压延成型的面层薄膜进行贴合,最后对底层和面层贴合后的产物进行发泡处理以得到人造革。
然而,上述人造革在所需的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在实际生产中容易使形成的人造革存在表面透浆的问题,表面透浆是指对人造革表面进行上色的油墨从人造革表面渗透至人造革最底层的基布中的情况,从而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革及人造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造革较薄时由于存在表面透浆,而影响人造革表面的美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基布上涂布粘合剂,并将人造革底层和人造革面层设置在基布上,得到预发泡复合层;S2,对预发泡复合层进行发泡处理,得到人造革,发泡处理的发泡率为1.5~2.5。
进一步地,发泡处理的发泡率为1.6~2.1。
进一步地,人造革底层的厚度为0.13~0.21mm。
进一步地,在步骤S1的步骤之前,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发泡剂的第一原料制备得到人造革底层,优选第一原料还包括钙粉。
进一步地,第一原料中聚氯乙烯树脂的重量份为100,增塑剂的重量份为40~120,发泡剂的重量份为3~7,优选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重量份为30~80,大豆油的重量份为10~40。
进一步地,第一原料还包括液体钡锌稳定剂、粉体钡锌稳定剂、发泡稳定剂、硬脂酸和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第一原料中液体钡锌稳定剂的重量份为0.6~3,优选粉体钡锌稳定剂的重量份为1.0~4,优选发泡稳定剂的重量份为0.2~2.5,优选硬脂酸的重量份为0.2~1.5,优选丙烯酸酯的重量份为0.3~1.5。
进一步地,在步骤S1的步骤之前,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和增塑剂的第二原料制备得到人造革面层,优选第二原料还包括钙粉。
进一步地,第二原料中聚氯乙烯树脂的重量份为100,增塑剂的重量份为40~100,优选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重量份为25~80,大豆油的重量份为2~20,优选第二原料还包括液体钡锌稳定剂,更优选第二原料中液体钡锌稳定剂的重量份为1.5-4.5。
进一步地,人造革的厚度小于0.85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造革,人造革采用上述的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4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CVVL自学习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