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输入装置及信息输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6863.5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2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皖秦;张亮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体 电子设备 信息输入 智能设备 感测 外部设备 指令 信息输入装置 使用者操作 操作类型 输入类型 预定条件 检测 应用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输入方法包括:感测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第一操作体的第一输入数据;当第一输入数据符合第一预定条件时,检测第一操作体的第二输入数据;检测使用者的第二操作体的第三输入数据;通过结合第二输入数据和第三输入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使用者操作的输入类型并产生所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将指令发送到外部设备。本发明通过感测使用者的两个操作体的动作来确定使用者的输入数据,并将输入数据与智能设备的操作类型相对应,从而完成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信息输入装置以及信息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对于现有的常规智能设备来说,例如鼠标键盘之于电脑、遥控器之于家电设备,都依附于特定的输入附件来实现人机交互。
然而,新涌现的一些交互场景,除了对于电脑、手机、平板以外,还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新兴场景。在这些场景下,期望能够在不受距离、环境等客观条件限制的同时提供交互体验。因此,如何进行随时随地的交互是人机交互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信息输入方法以及信息输入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输入方法包括:感测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第一操作体的第一输入数据;当第一输入数据符合第一预定条件时,检测第一操作体的第二输入数据;检测使用者的第二操作体的第三输入数据;通过结合第二输入数据和第三输入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使用者操作的输入类型并产生所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将指令发送到外部设备。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输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输入数据感测单元,用于感测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第一操作体的第一输入数据;第二输入数据检测单元,用于当第一输入数据符合第一预定条件时,检测第一操作体的第二输入数据;第三输入数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使用者的第二操作体的第三输入数据;分析单元,用于通过结合第二输入数据和第三输入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使用者操作的输入类型并产生所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发送单元,用于将指令发送到外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感测使用者的两个操作体的动作来确定使用者的输入数据,并将输入数据与智能设备的操作类型相对应,从而完成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A-1E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输入装置的示范性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在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指的是能够与其他设备通信的设备。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个人数字助手、便携式计算机、游戏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作为智能设备的附件的输入装置,也可以是独立的智能设备。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穿戴式设备。如图1A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本体装置200和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与所述本体装置20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00用于固定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