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榆耳果脯的最佳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6699.1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包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G3/36 | 分类号: | A23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果脯 最佳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榆耳果脯的最佳配方及其质量标准,制作的最佳条件为热烫时间15min,热烫温度100℃,浸渍时间8h,白砂糖含量80%。
背景技术:
榆耳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药用真菌,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及治疗疾病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榆耳(GloeostereumincarnatumS.ItoetImai)学名为肉红胶韧革菌,别名榆蘑、肉蘑、胶韧革菌、肉质粘韧菌、肉红胶韧革菌、榆射脉菌、粘韧革菌、射脉菌。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付革菌科(Corticiaceae)、胶韧革菌属(Gloeostereum)药食兼用的真菌。多生长在榆(Ulmuspumila)、春榆(U.propinqua)的树干、树桩、枯枝或树洞处,也可生长在糖槭树上。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以及日本的北海道区域和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
榆耳鲜品肉质肥厚,营养丰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将其做成果脯可以保持其鲜红的色泽及其高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榆耳蘑菇风味,吃起来甘甜可口,适合所有年龄人群,具有较好的市场,本专利首次对榆耳进行果脯加工研究,旨在找出榆耳果脯加工最佳工艺,为榆耳市场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榆耳果脯制作的最佳工艺及其配方,并制定了质量标准。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榆耳(G.incamatum)子实体干品,白砂糖,葡萄糖,柠檬酸等(食品级)。
1.2仪器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140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子计数天平(MARKMW3型),常熟市金羊砝码仪器有限公司;不锈钢刀,不锈钢锅。
2实验内容与方法
2.1工艺流程
2.1.1优质榆耳子实体的挑选与处理对榆耳进行筛选,找出肉质肥厚、子实体成熟、颜色鲜艳的个体,剔除虫蛀、破碎不完整的个体。
2.1.2清洗及浸泡将挑选好的子实体用洁净水清洗2-3遍,除去泥沙、碎屑等杂质。
2.1.3切块用不锈钢刀将清洗且浸泡好的子实体切成适合食用果脯大小。
2.1.4糖液的热烫与浸渍将切好的榆耳放入锅中进行热烫与浸渍,首先,向锅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和糖,使其成为糖溶液,加热煮沸,其次,将切好的榆耳块投入煮沸的糖溶液中,不断煮制,直到糖液浸透榆耳,然后将其捞出,放入温度为15℃一定浓度的糖溶液中进行浸泡一定时间。反复重复糖液热烫与浸渍的过程3-5次,使榆耳充分吸收糖分。
2.1.6脱水烘干将炮制好的榆耳果脯捞出,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50-60℃恒温干燥,使其脱水烘干。
2.1.7回软拌粉将烘干的榆耳果脯放于室内12h-15h,去除发黑、破碎的果脯,对合格的产品进行拌粉,即将葡萄糖和柠檬酸按40:1的比例研成粉末,混合均匀,使回潮的榆耳果脯经粉中滚过,然后风干,冷却,包装。
2.2榆耳果脯制作的因素分析
果脯的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为热烫温度、热烫时间、白砂糖的用量及浸渍时间,现以热烫温度100℃、热烫时间8min及白砂糖40%的基本方法进行单因素考察。
由表1-6的极差分析可知,热烫温度、热烫时间、白砂糖百分比及浸渍时间四个单因素对榆耳果脯影响的顺序为:热烫温度>白砂糖百分比>浸渍时间>热烫时间,其中热烫温度与白砂糖所用百分比对榆耳果脯品质影响极为重要。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榆耳果脯的最佳因素水平(即最佳配方)为A3B1C3D2和A3B3C3D2,而正交试验表中有对应的A3B1C3D2配方,所以榆耳果脯的最佳工艺为热烫温度100℃,热烫时间15min,白砂糖百分比为80%,浸渍时间8h。
4质量标准
4.1感官指标
色泽:深红色,半透明状,有光泽。
口感:肉质肥厚,有嚼劲,酸甜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6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蛋白质与油脂复合物及其自组装方法
- 下一篇:用于化瘀的凉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