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水稻密植的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0147.0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辉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3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水稻 密植 新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有机水稻密植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水稻主要采用传统方式,若不适当提高移栽密度会出现株矮、叶淡、穗不足等原因导致亩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有机水稻种植方法存在的技术问题,发明一种有机水稻密植的新技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水稻密植的新技术,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一、选种
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优秀的水稻种子直接关系着水稻后期的生长、管理、病虫害等问题的预防和抵抗甚至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对于有机水稻的种子,要选择抗逆性好(主要是抗病虫危害)、分蘖力强、偏大穗、富营养、商品性好、优质米并且适宜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优良品种,发芽率在95%以上,纯、净度99%以上,保证霜前5~7天充分成熟,做到早中晚水稻的合理搭配。
二、播种与插秧
播种前先把选好的水稻种子进行晾晒1-2天,之后用1%的石灰水浸泡2—3天,之后再对种子进行催芽播种。这样做能够预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水稻常见病,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水稻种子出现白白的小芽以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一般是当气温稳定在5℃时进行播种最为适宜。育苗采用中大苗育秧方式,秧龄掌握在30天左右,水稻秧苗在5—7叶并且气温稳定在13℃时为插秧的最佳时机。开始插秧时,应采取超稀植的插秧方式,尽量做到边起秧、边插秧,浅插,插直、插匀、插稀,合理密植,发现缺苗断空地方,进行移苗补栽,以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在进行插秧时,应合理密植。株距过宽会浪费土地,株距过窄会影响秧苗的发秧,后期容易倒伏而影响产量、浪费秧苗。最为合适的株距应保持为0.11×0.25米,大概每亩密度2.0~2.2万穴,每亩基本苗12万左右。
三、施肥
施肥可以说贯穿水稻的成长的全过程。有机水稻的种植只能施用有机肥,而不能施用一般的化肥。最好的有机肥主要有饼肥、鸡粪(必须腐熟、发酵)等。注意,在水稻的整个种植过程中绝对不能施化肥,并且施底肥要质优量足,追肥要少吃多餐,同时根据地力、长势和底肥多少,合理追肥,主要追好分蘖肥、调节肥、穗、粒肥,保证供应水稻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四、灌溉
水稻是喜水性粮食作物,具体的灌水方法是: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深水灌溉,水层5厘米左右,返青后2~3公分水层,有效分蘖前以浅为主,提高地、水温,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结束时,对生长繁茂地块,立即排水晒田,7~10天,控制无效分蘖,晒田程度达到田面发白,地面有裂纹,池面见白根,促进根系发育。排水晒田后,采取干、湿、干的间歇灌溉,以根保叶,养根保蘖。孕穗期浅水勤灌;抽穗后浅水灌溉;到了黄熟期应停止浇水。通过科学有效的水浆管理,促进水稻早分、早封行,达到以水控草、以水促苗、以苗压草和以水调肥的目的。
技术效果
本发明方法效果是,采用上述新方法,可以实现一种有机水稻密植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更有利于培育高品质有机水稻的效果,对于增加有机水稻高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选种插秧。种子要选择抗逆性好、分蘖力强、偏大穗、富营养、商品性好、优质米并且适宜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优良品种,发芽率在95%以上,纯、净度99%以上。播种前先把选好的水稻种子进行晾晒1-2天,之后用1%的石灰水浸泡2—3天,之后再对种子进行催芽播种。开始插秧时,应采取超稀植的插秧方式,尽量做到边起秧、边插秧,浅插,插直、插匀、插稀,合理密植,发现缺苗断空地方,进行移苗补栽,以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在进行插秧时,应合理密植。
2、巧追肥。有机水稻的种植只能施用有机肥,最好的有机肥主要有饼肥、鸡粪(必须腐熟、发酵)等。追肥要少吃多餐,同时根据地力、长势和底肥多少,合理追肥,主要追好分蘖肥、调节肥、穗、粒肥,保证供应水稻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3、合理灌溉。具体的灌水方法是: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深水灌溉,水层5厘米左右,返青后2~3公分水层,有效分蘖前以浅为主,提高地、水温,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结束时,对生长繁茂地块,立即排水晒田,7~10天,控制无效分蘖。排水晒田后,采取干、湿、干的间歇灌溉,以根保叶,养根保蘖。孕穗期浅水勤灌;抽穗后浅水灌溉;到了黄熟期应停止浇水。通过科学有效的水浆管理,促进水稻早分、早封行,达到以水控草、以水促苗、以苗压草和以水调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辉,未经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0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