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69624.0 申请日: 2014-07-30
公开(公告)号: CN104086521A 公开(公告)日: 2014-10-08
发明(设计)人: 颜栋美;余炼;覃媚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大学
主分类号: C07D313/18 分类号: C07D313/18;A61K31/365;A61P39/06;C09K15/08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杨立华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咖啡 衍生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抗氧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反应活性强、存在寿命短的自由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自由基清除系统(也称抗氧化体系)能够有效清除过多自由基,使细胞和组织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性攻击。在病理条件下,人体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系统失去平衡,导致自由基过剩。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表明,过剩自由基会诱导氧化应激现象,从而引起生物大分子(如DNA、脂类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导致癌症、衰老、心血管病和老年痴呆症等慢性退行性疾病发生。饮食摄入和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有效途径。

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为爵床科海榄雌属红树植物。白骨壤果实在广西和泰国沿海地区都属于时令食品。肝癌细胞HepG2与人体肝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生物学功能,是人体物质代谢的主要场所。Wolf等在2007年建立了基于HepG2模型的抗氧化活性细胞学定量分析方法(CAA)。与其他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相比,CAA法测定结果的生物相关性更高。白骨壤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红树树种,迄今为止,还未见有对白骨壤果实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报道,更未见从白骨壤果实中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是作为抗氧化活性剂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该化合物为(E)-((3R,5R)-5-甲基-8-环氧-3-酯)3-(3,4-二羟苯基)丙烯酸酯。

上述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从红树白骨壤果实中提取分离而得。

上述的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白骨壤果实切碎,使用乙醇浸泡提取,浸提液减压浓缩得浸膏状总提取物;使用正丁醇对浸膏进行萃取,正丁醇萃取液减压回收正丁醇得到正丁醇萃取物;将正丁醇萃取物经正相硅胶柱选用CHCl3-MeOH系统依次梯度洗脱,收集、合并流份;根据薄层色谱法检测引导,再由分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甲醇和水混合液进行分离获得。

梯度洗脱分别使用体积比10:1、10:2、10:3、0:10的CHCl3-MeOH混合液。

甲醇和水混合液体积比为45:55。

上述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作为非药用抗氧化剂的应用。

上述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在制备药用抗氧化剂方面的应用。

发明人从红树白骨壤果实中提取分离获得一种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Marilide A),属于天然活性成分,而且易溶于甲醇和乙醇,具有良好的亲醇性。抗氧化活性细胞学定量分析方法测试发现,本发明的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的EC50值远小于阳性对照槲皮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单独或组合应用作为药用或非药用抗氧化剂等。

具体实施方式

(1)制备咖啡酸类衍生化合物Marilide A

白骨壤果实(湿重约20.0kg)切碎,使用95%的工业酒精20L在室温下浸泡提取三次,每次浸泡一周,共获得浸提液55L,减压浓缩(0.09MPa,50℃)得浸膏状总提取物2.41kg。使用正丁醇对浸膏进行萃取,获得正丁醇萃取液3.1L,减压回收正丁醇,得到正丁醇萃取物(干重269g)。

将正丁醇萃取物269g与300g硅胶(200-300目)混合,通风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用湿柱法装入正相硅胶柱(柱体积:8000mL)内,选择使用CHCl3-MeOH系统(CHCl3:MeOH=10:1,10:2,10:3,0:10/V:V)依次梯度洗脱,每个极性段的洗脱液体积为32000mL,一共收集了75个流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引导,按照薄层色谱显示的结果,合并其中成分相近的流份,得到了7个分离部位A(流份1-5)、B(流份6-12)、C(流份13-24)、D(流份25-37)、E(流份38-52)、F(流份53-61)、G(流份62-7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