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沟槽嵌入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地下布置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8765.0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7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籽良;葛维春;于同伟;金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7/00 | 分类号: | H02B7/00;H02B7/0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沟槽 嵌入式 变电站 二次 设备 地下 布置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布置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沟槽嵌入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地下布置系统及方法,具体是利用地下恒温环境进行的电缆沟槽嵌入式二次设备布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变电站二次设备可靠运行,需为设备提供一个温度条件相对稳定的运行环境。现有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在地上环境中,由于自然环境无法满足二次设备运行的需要,需采用一定的温控及防护措施。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为二次设备设置专门的二次保护小室、设置暖通系统及在设备屏柜内加装驱潮加热装置等。二次保护小室及暖通系统占地面积及造价成本较高,系统较为复杂,距离一次设备较远,需较长电、光缆等与一次设备连接,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二次设备屏柜内调节环境温度的驱潮加热装置为发热电阻,这种方式从原理上决定了其只能局部加热,在实际应用中无法保证整个屏柜内的温控效果,且可能出现加速设备绝缘老化甚至起火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解决二次设备运行环境的布置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方法无法在户外环境中提供满足二次设备运行要求的环境温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沟槽嵌入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地下布置系统及方法。地表土壤结构由冻土层及恒温层构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冻土层深度约在0.8~2米,在其下的恒温层通过土壤热交换保持近恒温环境,温度可保持在5~25℃左右。本发明方法将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在变电站电缆沟槽内一定深度的位置上,通过地下环境热交换为二次设备提供恒温运行环境,可以显著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缆沟槽嵌入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地下布置系统,是在变电站电缆沟槽内设有电缆二次设备嵌入槽体,电缆二次设备嵌入槽体内设有变电站二次设备;变电站二次设备与本间隔变电站一次设备及至其他间隔二次电、光缆间设有接线套管,各设备间以二次设备连接线通过接线套管进行连接;变电站电缆沟槽的上部出口处设有电缆沟二次设备盖板,变电站二次设备与电缆沟二次设备盖板之间设有抽取导轨。
所述的电缆沟二次设备盖板处设有明显标识。
所述的嵌入二次设备嵌入槽体与防护面板、接线套管、抽取导轨间的各接口处为密封连接。
所述的二次设备连接线为带有航空插头的二次设备连接线。
所述的变电站电缆沟槽内还设有环境监测设备。
所述的变电站电缆沟槽可以为直接在地下挖设的沟槽,也可以是事先制备好的网格式沟槽。
电缆沟槽嵌入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地下布置方法,是在变电站一次设备基础处确定二次设备预设水平位置,将该位置作为监测点,在该监测点地下环境不同深度设置温湿度等物理量传感器;测定该地恒温层深度区间,根据监测结果确定二次设备预设深度;对于位于变电站电缆沟槽内的二次设备嵌入槽体预设位置可直接进行布置;当二次设备预设深度超过变电站电缆沟槽区域时还需在变电站电缆沟槽内相应位置下加设专设装置嵌入区预设位置。在变电站电缆沟槽内壁或加挖的装置嵌入区中相应位置嵌入二次设备嵌入槽体,各嵌入槽体间留有便于热交换、接线及抽取移动的间距;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电缆沟二次设备盖板打开后置入二次设备嵌入槽体中,通过二次设备嵌入槽体与地下环境进行热交换并防止潮湿、机械应力等损害。
所述的变电站电缆沟槽还可以是事先制备好的整体网格式沟槽框架,之后置入地下进行浇筑。
所述的所述的传感器至少设有一个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地下恒温环境保证二次设备运行,不受地上环境变化影响,在不同的地域、气候、土质条件下均可设置,且通过外部自然环境进行调节,温度均匀稳定,不受或少受附加装置可靠性的影响,靠近一次设备布置,减少连接电缆造成的影响,可结合现有电缆沟槽或一次设备基础布置,节省成本,显著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解决二次设备布置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地下环境监测方法示意图;
图2为二次设备布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变电站一次设备1,二次设备预设水平位置2,传感器3,变电站电缆沟槽4,二次设备嵌入槽体预设位置5,二次设备预设深度6,地下环境7,装置嵌入区预设位置8,电缆沟二次设备盖板9,接线套管10,二次设备连接线11,抽取导轨12,二次电、光缆13,二次设备嵌入槽体14,变电站二次设备15,环境监测设备16,装置嵌入区1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8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