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6687.0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1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胜;曹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2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速溶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决明子也叫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假绿豆、马蹄子、芹决、羊角豆、野青豆。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
山楂又名山里果,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高达6米,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色。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4-7.5厘米。酸甜可口。山楂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山楂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因此,以决明子和山楂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复合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独特营养成分的决明山楂速溶颗粒。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该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而成的袋泡茶: 决明子10%-15%、山楂10%-15%、麦芽1%-5%、青皮1%-5%、莱菔子1%-5%,其余为绿茶。
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绿茶,经净选、干燥至恒重后粉碎至40-50 目所得的茶。
(2)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决明子、山楂、麦芽、青皮和莱菔子,混合均匀后清洗、烘干、消毒杀菌,在真空环境下粉碎,过40目筛,备用。
(3)把上述得到的决明子、山楂、麦芽、青皮、莱菔子混合粉末和绿茶粉末采用真空技术包装,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以决明子、山楂、麦芽、青皮、莱菔子和绿茶作为原料,研制生产出具有消食去脂、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润肠通便、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健脾开胃、消食化滞及活血化痰等功效的速溶颗粒。
(2)制备工艺简单,饮用方便,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该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而成的袋泡茶:决明子10克,山楂10克,麦芽1克,青皮1克,莱菔子1克,绿茶77克。
实施例2
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该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而成的袋泡茶:决明子11克,山楂12克,麦芽2克,青皮3克,莱菔子1克,绿茶71克。
实施例3
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该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而成的袋泡茶:决明子12克,山楂13克,麦芽3克,青皮4克,莱菔子2克,绿茶66克。
实施例4
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该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而成的袋泡茶:决明子13克,山楂14克,麦芽4克,青皮4克,莱菔子3克,绿茶62克。
实施例5
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该茶是指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而成的袋泡茶:决明子15克,山楂15克,麦芽5克,青皮5克,莱菔子5克,绿茶55克。
上述实施例1-5所述的一种决明山楂速溶颗粒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绿茶,经净选、干燥至恒重后粉碎至40-50 目所得的茶。
(2)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优质决明子、山楂、麦芽、青皮和莱菔子,混合均匀后清洗、烘干、消毒杀菌,在真空环境下粉碎,过40目筛,备用。
(3)把上述得到的决明子、山楂、麦芽、青皮、莱菔子混合粉末和绿茶粉末采用真空技术包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国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目玫瑰果茶
- 下一篇:绞股蓝茯茶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