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3886.6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红;卢叶;张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凯利丰绿色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00;C04B26/04;C04B24/2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发泡 水泥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预混:将凝胶料、轻集料、多功能助剂经干混均匀后制成预混料存储于储料罐中被用;
发泡:将步骤1)中的预混料、热水投入搅拌罐中搅拌5min,再依次向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改性剂、氧化剂,继续搅拌5min制得料浆;
预凝:将步骤2)中的料浆注入预凝窖的模箱内,同时,向预凝窖供给热水,使模箱内的料浆发泡膨胀,制得复合发泡水泥,将模箱内的复合发泡水泥静置6 -8min后形成复合发泡水泥初凝物;
脱模、切割:将步骤3)中的复合发泡水泥初凝物脱模、湿切割成板材制得成型的复合发泡水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凝料为水泥、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轻集料为粒度大于80mm的粉煤灰陶粒;多功能助剂包括微硅粉、减水剂、硫酸铝、纤维、石墨、硫酸钠、纤维素、重钙、相变粉;复合改性剂包括聚丙烯酰胺、碳酸锂、胶粉、硬脂酸钙、801胶水、硅酸钠、硬脂酸锌乳液;氧化剂为过氧化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热水温度为30-60℃,热水重量占预混料总重量的5-30%;步骤3)中的热水温度为80-120℃,热水重量占料浆总重量的1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胶凝料为60-100份,轻集料为14-25份,多功能助剂为25-45份,复合改性剂为3.5-7.5份,氧化剂为8-14.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胶凝料为80份,轻集料为20份,多功能助剂为30份,复合改性剂为5.5份,氧化剂为10.5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助剂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微硅粉1-5份、减水剂0.35-1.0份、硫酸铝0.45-1.560.9份、纤维0.01-0.042份、石墨0.58-0.95份、硫酸钠0.45-1.6份、纤维素0.55 -1.25份、重钙0.5-2.5份、相变粉1.25-4.35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助剂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微硅粉2份、减水剂1.25份、硫酸铝0.9份、纤维0.03份、石墨0.75份、硫酸钠1.0份、纤维素0.75份、重钙1.0份、相变粉3.0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复合改性剂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聚丙烯酰胺0.6-1.8份,碳酸锂0.01-0.04份,胶粉0.005-0.035份,硬脂酸钙0.7-2.5份,801胶粉0.7-1.5份,硅酸钠0.25-0.8份,硬脂酸锌乳液0.45-1.75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复合改性剂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聚丙烯酰胺1.1份,碳酸锂0.015份,胶粉0.0125份,硬脂酸钙1.5份,801胶粉1.5份,硅酸钠0.5份,硬脂酸锌乳液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凯利丰绿色建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凯利丰绿色建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8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