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HPLC-CAD技术同时测定血清中6种镇静催眠类药物含量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62714.7 申请日: 2014-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4133030A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发明(设计)人: 张扬;陈炯;寿旦;马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30/88 分类号: G01N30/88
代理公司: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王从友
地址: 310007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uhplc cad 技术 同时 测定 血清 镇静 催眠 类药物 含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属于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检测联用技术,同时测定血清中6种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生活由于工作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张,外界各种刺激因素影响着人们的情绪,产生失眠、紧张,进而发展为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巨大的压力。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50%-60%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我国失眠的发病率高达40%。巴比妥类药物作为第1代镇静催眠药,由于有抑制呼吸等不良反应,近年来已基本被其他有关药物所取代。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物为苯二氮卓类药物(第2代镇静催眠药物),以及新一代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第3代镇静催眠药物),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苯二氮卓类药物中代表药物主要有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抑制性受体GABAA(γ-氨基丁酸A)受体复合体中的γ-亚单位结合,活化GABAA受体,促进GABA(γ-氨基丁酸)与GABAA受体的结合,使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诱导更多的Cl-内流,加强GABA对神经系统的效应。第3代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中代表药物主要有酒石酸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等,其中酒石酸唑吡坦的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作用于苯二氮卓集合位点的BZ1(ω1)亚型,增进GABA对GABAA受体亲和性,导致Cl-通道开放。上述药物通常用于睡眠障碍的治疗,但在重度抑郁症,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强迫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对症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与抗抑郁药物、抗精神分裂药物以及其他精神类药物联合应用,对缓解躁狂、焦虑、妄想等精神症状疗效确切,显著提高综合疗效。

然而,临床上镇静催眠类药物往往按药物半衰期连续给药或根据临床医生经验给药,由于患者病情程度不同以及个体差异,药物的开始起效时间和在体内达到稳态的时间差异较大,常导致药物的过量使用。再者,由于此类患者的特殊性,依从性较差,药物使用中时常出现顿服过量或自行减药等现象,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并且易导致戒断综合征,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与临床疗效及病人安全密切相关的关键因素,若能做到血药浓度的快速检测,并进行实时监测,治疗时即可根据患者个体特点调给药方案,则可能采用最小有效剂量,达到发挥疗效的目的,避免精神药物的过量使用。

目前对于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含量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气相色谱(GC)、质谱(MS)等分析方法。GC以及GC-MS对检测低沸点样品具有优势,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检测并非最佳,且仪器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普及程度不够,推广性较差;HPLC-UV及HPLC-DAD作为检测手段的文献,多采用不同检测波长,分别进行分析检测,对于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患者,无法提供一测多评的图谱信息。

电喷雾检测器(CAD)是目前通用的检测器,与HPLC联用时, HPLC洗脱液经雾化器中氮气的作用而雾化,其中较大的液滴在碰撞器的作用下经废液管流出,较小的溶质(分析物)液滴在室温下干燥,形成溶质颗粒。同时,用于载气的氮气分流形成的第二股氮气流经过电晕式装置(含高压铂金丝电极)形成带正电荷的氮气颗粒,与溶质颗粒反向相遇时经碰撞使溶质颗粒带上正电。它不依赖于分析物的结构,也不需要将分析物电离,只要该物质属于半挥发性或非挥发性化合物就可以被检出,且灵敏度可以达到pg级别,重现性良好,是紫外(UV)、质谱(MS)、示差折光(RI)与蒸发光散射(ELSD)等常用检测器的有力补充。本项目采用UHPLC-CAD的检测技术,分析压力较常规液相有所增大,使分析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分析效率;同时检测器既能克服DAD检测器对于痕量成分检测时响应值较低的劣势,又能解决不同紫外吸收波长的药物无法一次性检测的问题,获得低检测限的含量测定结果,实现多种该类药物一次性、快速的测定,且该项技术相较于GC、HPLC-MS等分析技术,操作简便,维护及使用成本较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