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术气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0059.5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8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高连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连珠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气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术气垫。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患者进行医疗手术时,必须先用柔软的垫子将患者的身体定位,因为手术的时间一般比较长,且病人被麻醉后身体的各部位处于强迫体位,患者的受压部位、尤其是骨突部位很容易发生神经、肌肉和皮肤的损伤,因此需要用柔软的垫子将患者的身体定位,使患者的受压部位处于舒适的状态,目前医院主要使用海绵垫或空心的气囊实现身体定位,这两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对于海绵垫,医护人员必须先将患者的身体抬起来,才能将海绵垫垫在相应的身体部位之下,然后重新调整患者的体位,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重新调整患者体位时容易造成皮肤折叠、剪切力和摩擦力增加,更易造成皮肤损伤;对于空心的气囊,其支撑力来自气压,而气囊内部的空气能够向各个方向转移,使用时很容易将受力部位的空气压向周边,气囊的受力部位基本坍陷,从而不能达到保护身体受压部位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保护身体受压部位、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术前操作时间的手术气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气垫,它包括水平布置的气囊,气囊的周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充气口,气囊的内腔设有多片隔膜,每片隔膜的外缘与气囊的内表面固接,所述隔膜相互垂直交错布置以形成格栅结构,多片隔膜将气囊的内腔分成多个气室,每片隔膜上设有若干足以使相应的每两个相邻气室相通的通气孔,气囊上侧有相对的两个隆起部,两个隆起部之间有一个条状的凹陷部。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手术气垫时,先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在患者麻醉之前将本手术气垫置于患者所需部位,由于此时患者是清醒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感觉将气垫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最后等患者被麻醉,用气泵将气囊的内腔充满气体即可,这样就不需要医护人员来调整患者身体,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术前操作时间,而且也避免了在重新调整患者体位时造成患者的皮肤折叠、剪切力和摩擦力增加等问题,从而避免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产生损伤;气囊内部具有多个气室,这样气囊内的空气就被限制在一个个气室内,使用时受力部位的空气很难向四周转移,从而避免了气囊出现坍陷的问题,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身体的受压部位;对于本发明提供的手术气垫,还可以通过调节气囊的充气量来调节手术气垫的强度,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患者或不同部位提供强度合适的手术气垫。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气囊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形状为腰圆形,气囊的下侧为平面;两个隆起部分别位于气囊上侧的宽度方向两边,凹陷部、每个隆起部的走向为气囊的长度方向;每个隆起部沿其宽度方向截面的上侧边为上凸的圆弧;凹陷部呈直条状,凹陷部的中心区域沿其长度方向截面的上侧边由上凸的第一圆弧、下凹的第二圆弧、上凸的第三圆弧依次圆滑连接而成;设定第一圆弧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长度为L1,第二圆弧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长度为L2,第三圆弧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长度为L3,L1:L2:L3的比值为2.42:1:2.29;设定第一圆弧最高点与气囊下侧平面之间的高度为H1,第二圆弧最低点与气囊下侧平面之间的高度为H2,第三圆弧最高点与气囊下侧平面之间的高度为H3,H1:H2:H3的比值为1.36:1:1.48,每个隆起部高于第一圆弧、第三圆弧。
这种结构的手术气垫用于人体侧卧时保护髋骨部位,凹陷部中第二圆弧区域相应于人体胯骨部位,第三圆弧区域相应于人体腰桥部位,第一圆弧区域相应人体大腿部位,采用以上结构可以使本手术气垫更加符合人体髋骨部位的生理曲线,两侧隆起部可以防止髋骨部位在手术气垫上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连珠,未经高连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0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