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向离心风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036.7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华;李跃飞;韦福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0 | 分类号: | F04D29/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风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风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空调室内机组的后向离心风轮。
背景技术
离心风轮按照叶片出口角的不同可分为前向离心风轮、径向离心风轮和后向离心风轮三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前向离心风轮的叶片出口角大于90,且叶片的弯转方向与风轮的旋转方向相同;径向离心风轮的叶片出口角等于90,叶片的尾缘沿风轮的径向方向安装;后向离心风轮的叶片出口角小于90,且叶片的弯转方向与风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后向离心风轮因其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室内机上。
现有的后向离心风轮一般包括前盘、后盘和设于所述前盘与所述后盘之间的叶片,且其叶片的表面一般设计为平滑的曲面形状,这种叶片结构整体美观视觉效果较佳。但是,这种叶片结构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在风轮旋转时,低能流体容易堆积于叶片的吸力面上,并在叶片吸力面上形成尺寸较大的漩涡,最终使得流体在叶片出口附近的吸力面处发生气流分离现象,这样,一方面导致了风轮在运转时产生较大的气动噪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较大的能量损失,进而严重影响了风轮的工作效率以及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后向离心风轮,其旨在解决现有后向离心风轮运转时气动噪音大、能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向离心风轮,包括前盘、后盘和设于所述前盘与所述后盘之间的叶片,所述叶片具有靠近所述后盘中心的前缘和靠近所述后盘边缘的尾缘,所述叶片上靠近其尾缘位置处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流体穿过的缺口。
具体地,所述缺口为沿所述叶片的底部向上开设于所述叶片上的狭长缝隙。
或者,所述缺口为开设于所述叶片上的通孔。
又或者,所述缺口中一部分为沿所述叶片的高度方向开设的狭长缝隙,另一部分为贯穿开设于所述叶片上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狭长缝隙的宽度与所述叶片的宽度比值在0~0.1之间。
具体地,所述后盘包括呈圆盘状的底盘部,所述狭长缝隙顶部边缘到所述底盘部顶面的高度与所述叶片顶部边缘到所述底盘部顶面的高度比值在0~1之间。
优选地,所述狭长缝隙到所述叶片上所述尾缘的弦长与所述叶片上前缘到尾缘的弦长比值在0~0.5之间。
优选地,所述通孔呈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
具体地,具有相同的所述缺口结构且该相同缺口结构在所述叶片上相对位置也相同的各所述叶片,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之间。
优选地,所有结构相同的所述缺口在所述叶片上的相对位置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向离心风轮,通过在叶片上靠近尾缘处设置供流体穿过的缺口,从而可在风轮运转过程中,使叶片压力面侧的部分高能流体通过缺口流向吸力面侧,这样,可有效增加吸力面侧流体的动能,从而可有效抑制低能流体在叶片吸力面侧的聚积,进而减少或消除了叶片吸力面处的气流分离现象,最终达到降低流体流动损失和减小风轮气动噪音的目的。同时,由于缺口减少了叶片的材料量,故,其有效减轻了风轮的整体重量,从而减小了电机的负荷,进而提高了风轮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向离心风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向离心风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叶风扇的喷嘴结构
- 下一篇:具有卸荷器组件的涡旋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