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eO2/γ-Al2O3多级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8032.0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彩霞;王德宝;朱琪琪;曹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J32/00;B01J3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eo sub al 多级 结构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无机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CeO2/γ-Al2O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CeO2/γ-Al2O3多级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γ-Al2O3具有表面积大、吸咐性能好、表面酸性等特点,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被广泛地用作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和吸附剂。CeO2是稀土氧化物中活性最高的一个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储氧能力和释放氧的能力、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能力。因而在催化研究中作为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和助催化剂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将CeO2与γ-Al2O3复合制备的CeO2/γ-Al2O3复合纳米结构催化剂,既体现了CeO2储氧载体材料的储氧性能,又保持γ-Al2O3载体材料的织构性能。CeO2的存在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且能改善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提高催化剂的寿命。CeO2/γ-Al2O3纳米复合材料成为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化工和环保领域的重要催化剂研究对象。为此,人们研究了很多方法用于制备CeO2/Al2O3复合催化剂,如,载体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燃烧法、水热法等。例如,郁青春等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O2/Al2O3复合催化剂并研究了其烟气条件下的硫化性能(郁青春等,电力环境保护,2007,23(17):17)。宋晓岚等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eO2/Al2O3复合纳米晶(宋晓岚等,稀土,2004,25(6):10)。Ferreira等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O2-Al2O3氧化物混合体(A.P.Ferreira,D.Zanchet,R.Rinaldi,Applied Catalysis.A,2010,388:45)。Nhiema等采用燃烧法制备了蜂巢状的CeO2/Al2O3纳米结构(D.N.Nhiema,L.M.Daia,N.D.Vana,D,T,Limb,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3,39(3):3381)。发明专利CN2005100870439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可再生的烟气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先制备Al2O3载体,再用浸渍法制备CeO2/Al2O3脱硫剂。发明专利]CN200510071083.4公开了一种铈铝复合氧化物储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热分解Ce3+、Al3+离子的柠檬酸络合物得到产物,3nm大小的Al2O3微晶分散在CeO2晶粒间隙之中。
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大都是纳米颗粒或其无规聚集体,没有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调控。研究表明,催化剂的性能不但与其组成有关,与其形态结构和形貌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复杂结构和形貌CeO2/Al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对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CeO2/γ-Al2O3多级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CeO2-Al2O3产物体现了纳米结构的形貌、尺寸效应和结构效应,具有高的催化性能,也可作为复合载体用于新型催化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8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蜂巢蜜采集框
- 下一篇:烘干过程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