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基选择性还原红土镍矿生产高品位镍精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9634.X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军;杜文广;上官炬;杨颂;张智聪;卢杰;高峰;陈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B03C1/015;C22B2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魏树巍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还原 红土 生产 品位 精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气基还原低品位红土镍矿,经磁化后的镍矿借助传统磁选方法生产高品位镍精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陆基镍资源主要分为两类:风化型红土镍矿床和岩浆型铜镍硫化矿。红土镍矿储量约为126亿吨,占世界陆基镍资源储量的72%,平均品位为1.28%,矿产集中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硫化镍矿储量约为105亿吨,平均镍含量为0.58%,占世界镍资源量的28%,共伴生矿产主要有金、银、铜及铂族元素等稀有贵金属。而我国目前已查明的镍矿储量约为76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9%。
全球镍的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随着世界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将近2/3的精炼镍用于制造不锈钢和各种合金钢,不锈钢产量的迅速增长,将直接刺激了全球镍产量的急速上升。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镍的开采量日益剧增,要满足国际镍消费量的长远需求,单纯依靠硫化镍矿扩大生产规模难以达到目的,而且可供开发的硫化镍矿资源又非常有限,开采难度日益加深和保有储量剧减,不可能对镍资源供应提供长期保证,前景不容乐观。
相比之下,红土镍矿镍储量却极其丰富,而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矿床规模大,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采矿成本低;
⑵选冶工艺技术日趋成熟。对高硅镁低铁的高品位红土矿通过有效的选冶技术可生产氧化镍、硫镍、镍铁合金等多种中间产品;
⑶矿床一般均靠近海域,便于运输;
⑷随着西澳大利亚东北部富钴氧化镍矿的开发利用,全球镍资源开发的重点快速地由硫化镍矿转向红土镍矿。
综上所述,如何对储量丰富的低品位红土镍矿实现经济选别,对我国钢铁企业摆脱对国外镍矿石的过度依赖,获得市场的定价权具有重要意义。
红土镍矿属弱磁性铁矿石,镍品位相对较低,镍的浸染状态复杂,常规选别方法很难满足高炉冶炼对矿石成分的要求。基于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红土镍矿选别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外红土镍矿的研究包括:加压酸浸工艺(HPAL)、还原焙烧—氨浸工艺、生物浸出工艺、还原熔炼镍铁工艺、硫化熔炼镍锍工艺以及还原焙烧—磁选法制备镍铁工艺等,但成功富集的报道很少。这些研究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湿法工艺、二是火法工艺。前者处理成本较高,对设备腐蚀严重,且对环境污染大;后者多采用固体碳还原磁化,由于操作温度高,多在1200℃左右,存在镍回收率低、能耗高、设备材质与加工难度大、投资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无污染、能耗小、镍回收率高的气基选择性还原红土镍矿,生产高品位镍精矿的方法。
针对大量禀赋的低品位红土镍矿精加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气基还原磁化的方法,还原后的红土镍矿借助传统磁选工艺选别得到高品位镍精矿,可大大缓解我国镍资源匮乏这一窘境,且通过较经济的手段得到较高品位的镍精矿,为下一步不锈钢等生产提供较好的原料,降低原料成本。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气基选择性还原红土镍矿生产高品位镍精矿的方法,是先将干燥的红土镍矿原矿经干式研磨后,加入添加剂后置于带有搅拌的反应器中,升温后通入还原气体进行反应,使矿粉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Fe2O3、NiO还原为磁性的Fe3O4、Fe、Ni;反应磁化后的矿粉,经湿式细磨、调浆后进入磁选机,调节磁场强度进行磁选;磁性矿物为镍精矿,脱水后即得最终产品;非磁性矿物即为尾矿。其具体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⑴将干燥的红土镍矿原矿进行干式研磨,使矿粉粒度≤2mm;
⑵粉碎后的矿粉中加入5~20wt%的添加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带有搅拌的反应器中,开启搅拌机,控制搅拌速度为10~50rpm;
⑶将反应器中的矿粉加热升温至750~1000℃,按每小时每公斤矿粉需要140~240L还原气体,再通入还原气体,反应60~240min,使矿粉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Fe2O3、NiO还原为磁性的Fe3O4、Fe、Ni;然后停止搅拌、关闭还原气,在氮气保护下降至常温;
⑷反应磁化后的矿粉,经湿式细磨、调浆后进入磁选机,调节磁场强度为0.117~0.195T,进行磁选;磁性矿物为镍精矿,脱水后即得最终产品;非磁性矿物即为尾矿。
如上所述的添加剂为Na2SO4、CaO或S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