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高速度轴承平面研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9534.7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谭义银;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4 | 分类号: | B24B37/04;B24B37/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高速度 轴承 平面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的磨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轴承平面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度、高精度轴承的磨加工分为粗、精、研磨,在研磨工序,轴承的沟道已形成,轴承套圈的基准面不希望再磨削,但是非基准面还有几丝的余量需要修磨。如图1所示,目前双端面磨床上使的是上下各一块砂轮(上砂轮6和安装于下砂轮底板2上的下砂轮4),砂轮平面度的修正是用金刚笔修出来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砂轮不平整的情况,影响到所磨工件的平行度,导致加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两块砂轮同时对两个平面进行磨削,破坏了轴承原有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精度高速度轴承平面研磨装置,采用该研磨装置研磨轴承套圈平面,可以实现套圈零件平行度质量稳定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高速度轴承平面研磨装置,包括固定于磨床上的上砂轮,其特征是:磨床上对应于所述上砂轮的正下方固定安装环形下研磨板,所述下研磨板上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若干排屑槽,且所述排屑槽径向贯通下研磨板上端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研磨板的中心开设定位孔,下研磨板底部端面开设有固定螺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研磨板对应于定位孔处上端设有台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研磨板为铸铁盘。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技术改进,将现有双端面轴承磨削装置中的下砂轮结构进行改进,即通过一个下研磨板来代替现有的下砂轮和下砂轮底板,并在下研磨板上端面进行结构设计,开设处排屑槽,将轴承磨削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及时排出,有效防止累积的碎屑对轴承磨削造成影响,在实践中发现本发明加工的产品表面粗糙度提高一级,手感外观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双端面磨床磨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固定螺孔1、下砂轮底板2、定位孔3、下砂轮4、被磨工件5、上砂轮6、下研磨板7、排屑槽8、研磨板工作面9、被磨工件基准面10、台阶11等。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轴承平面研磨装置,包括固定于磨床上的上砂轮6,磨床上对应于所述上砂轮6的正下方固定安装环形下研磨板7,下研磨板7上端面为研磨板工作面9,所述下研磨板7上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若干排屑槽8,且所述排屑槽8径向贯通下研磨板7上端面。
下研磨板7的中心开设定位孔3,以便于可以准确将下研磨板4定位安装于磨床上,下研磨板7底部端面开设有固定螺孔1。
下研磨板7对应于定位孔3处上端设有台阶11。
下研磨板7为铸铁盘,整体浇铸成型。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在磨削被磨工件5之前,首先将上砂轮6与下研磨板7调节好,保证在加工过程中轴向跳动不会超过0.002mm,将被磨工件基准面10与下研磨板7的研磨板工作面9相接触,(研磨套圈时,基准面朝下,与研磨板7接触)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按工艺要求进行研磨,研磨好后取出被磨工件5,经检查发现工件的平行度一般都在1um范围内(研磨后套圈的标准面尺寸基本不改变,只是研磨1到2微米的毛刺),同时基准面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一级,手感外观良好。
本发明通过技术改进,将现有双端面轴承磨削装置中的下砂轮结构进行改进,即通过一个下研磨板来代替现有的下砂轮和下砂轮底板,并在下研磨板上端面进行结构设计,开设处排屑槽,将轴承磨削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及时排出,有效防止累积的碎屑对轴承磨削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介电泳效应的双平面研磨/抛光圆柱形零件设备
- 下一篇:吹气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