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晶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7768.8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信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36 | 分类号: | H01L33/36;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余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晶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晶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晶片结构,其结构示意图通常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1、LED半导体层(包括n型半导体层2、发光层11和p型半导体层3)、透明导电层8。正电极12设置在透明导电层8的上面,LED半导体层为台阶状,负电极13设置在台阶的台面上。正电极12通过透明导电层8与p型半导体层3形成电连接,负电极13与n型半导体层2形成电连接。
该种LED晶片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LED晶片结构工作时,散热方面主要是通过底部的衬底1散热,散热性能并不十分理想。导电方面,是通过正电极、负电极分别连接金线,金线再连接PCB板上的线路层。而由于透明导电层8上为出光面,因此必须将设置在出光面的正电极12的面积设置得较小,以免影响出光效率。这样,面积较小的电极借助细长的金线导电,使得此种结构的LED晶片的导电性能不好。2、LED晶片结构在后续封装时,必须通过导线(例如金线、银线、铜线、合金线)与PCB板上的线路层连接,这就涉及到在LED晶片的正电极、负电极上打金线,一方面,打金线通常需要使用到邦定机,而邦定机价格昂贵(在三、四十万左右),金线等导线也存在耗材成本,使得LED晶片封装时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邦定机打金线时,需要设置各方面的参数,设置不好将导致操作失败,使得LED晶片封装时工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LED晶片结构,散热和导电性能较好,且便于后续封装,使后续封装时成本较低,工序简便。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LED晶片结构,包括衬底、LED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绝缘层、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LED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衬底上依次设置有所述LED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层;所述正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正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P型半导体层的端部、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之间;或者,所述正电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之间;所述负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另一侧,所述负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n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
一种LED晶片结构,包括衬底、LED半导体层、第一透明绝缘层、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LED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衬底上设置有所述LED半导体层;所述正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正电极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之间;所述负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另一侧,所述负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n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LED晶片结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延伸设置在衬底和LED半导体层的两侧,通过透明绝缘层使相应的电极与半导体层、发光层的绝缘隔绝开,避免短路。由于正电极、负电极延伸设置在两侧,因此不用担心电极影响出光效率的问题,正电极、负电极的面积可设置得较大。工作时,除通过底部的衬底散热外,两侧的正负电极也可辅助散热,从而提高LED晶片结构的散热性能,使得LED晶片结构的散热性能较好。导电方面,LED晶片结构的正负电极可直接通过锡膏与PCB板上的线路层焊接连接,不再需要借助细长的金线连接,导电面积较大,从而LED晶片结构的导电性能也较好。而由于正电极、负电极延伸设置在两侧,则后续封装时,直接通过锡膏焊接在PCB板的线路层上即可,封装时不再需要打金线,封装成本较低,封装工序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LED晶片结构的第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LED晶片结构的第二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LED晶片结构的第三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信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信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