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救生专用管路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7601.1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余秀清;巫峰;何廷梅;陈于金;廖树芸;张世涛;刘鹏程;王长江;冯瑞;张祖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救生 专用 管路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路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煤矿救生专用管路进行保护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或者煤层突出、爆炸、火灾、冒顶等事故时,井下巷道内可能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弥漫、巷道堵塞等突发情况,在无法安全撤离灾害现场时,遇险人员可快速进入紧急避险设施内等待救援。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提供通风、氧气、食物、水,并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以避难硐室为主要建设内容,避难硐室内设有从外界通入的救生专用管路(包括压风管路、供水管路、线缆管路等),这些管路对维持避险人员的基本生存条件非常重要。为了保证避险人员的生存保障,需对这些救生专用管路进行必要的保护,以确保井下灾变时专用管路不被破坏。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无专门针对这些救生专用管路进行保护的装置,以致一旦发生严重灾害事故则可能造成管路损坏,紧急避险系统失去其完整的避险功能,影响避险人员生存。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对煤矿救生专用管路进行保护的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闭性能好,能够承受井下灾变发生时的爆炸冲击,确保救生专用管路不被破坏,以保持紧急避险系统完整的避险功能,提高避险人员的存活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煤矿救生专用管路进行保护的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闭性能好,能够承受井下灾变发生时的爆炸冲击,确保救生专用管路不被破坏,以保持紧急避险系统完整的避险功能,提高避险人员的存活率。
本发明的煤矿救生专用管路保护装置,包括承重板、背板及盖板,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用于悬挂专用管路的挂钩,所述背板设在所述承重板上并通过锚杆将二者共同固定在煤矿井下巷道的巷帮上,所述承重板、背板上设有与所述锚杆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挂钩从所述背板的过钩孔中伸出,所述背板、盖板的两端均弯折形成开口并且以开口相对的方式连接固定,所述背板的弯折部贴合所述盖板的弯折部。
进一步,所述背板、盖板的纵截面均呈“C”形,所述背板从底部至开口处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所述盖板从底部至开口处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进一步,还包括盖板连接板,所述盖板连接板的形状与所述盖板的形状一致并连接在相邻所述盖板的接缝处。
进一步,还包括钢带,所述钢带将所述背板、盖板连接板和/或盖板捆扎在一起。
进一步,还包括保温棉,所述保温棉包裹在所述专用管路上。
进一步,所述钢带的两端通过带扣连接。
进一步,所述锚杆为涨壳式锚杆,所述锚杆穿入所述安装孔后通过压垫和紧固螺母将所述承重板和背板固定在巷帮上。
进一步,所述承重板纵向焊接三个所述挂钩,且所述挂钩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煤矿救生专用管路保护装置,其承重板和背板通过锚杆固定在井下巷道的巷帮上,专用管路悬挂在承重板的挂钩上,将盖板固定在背板上,整个保护装置就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抗爆炸冲击能力和良好隔热性能的近似密闭空间;使用锚杆作为承重板、背板、井下巷道的连接件,不仅能够将本煤矿救生专用管路保护装置固定,而且能对煤矿井下巷道进行主动加固,增强围岩强度,使井下巷道更加安全可靠;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保护效果良好,特别适用于在煤矿井下灾变环境下对避难硐室救生管路进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承重板、背板安装图;
图3为本发明的盖板、盖板连接板安装图;
图4为本发明的钢带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