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碳化装置及稻壳碳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651.8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8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丛培武;丛日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兰市君吉碳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326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壳 碳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稻壳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室(1)、滑动炉盖(2)、内壁光滑钢管(3)、滚筒(4)、炉体支架(5);所述碳化室(1)顶部中心位置为进料口,滑动炉盖(2)盖于碳化室(1)的进料口;所述内壁光滑钢管(3)的一端与碳化室(1)底部中心位置的出料口相连接,连接的部位设有活动炉排(10),另一端与滚筒(13)相连接;所述滚筒(4)两端设有齿轮(41),齿轮(41)底部位置设有电机(42);所述碳化室(1)右侧的下部固接炉体支架(5);碳化室(1)的内壁(15)和外壁(11)之间设有有隔热材料层(14),碳化室(1)上部设有进气管(161)和排气管(162),所述进气管(161)上设有进气阀(17),所述排气管(162)带有排气阀(18);所述碳化室(1)内底部设有环形电加热管(13),中部设有带温度表的热电偶(19)和压力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壳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碳化室(1)与滑动炉盖(2)间设有密封圈,碳化室(1)与内壁光滑钢管(3)间设有密封圈。
3.根据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的稻壳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稻壳除杂质后,放入碳化室(1)内,盖上滑动炉盖(2);
b.接通环形电加热管(13),通电引燃水稻稻壳,通过控制连接在碳化室(1)中的带温度表的热电偶(19)、进气阀(17)和出气阀(18),控制碳化室(1)内温度及压强;
c.打活动火炉排(10),使经高温碳化的稻壳沿着内壁光滑钢管(3)滑到滚筒(4),并实现快速冷却,冷却后,即可从滚筒口收集碳化好的稻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壳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放入碳化室(1)内的稻壳的体积不超过碳化室(1)的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壳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接通环形电加热管(13),通电5-8分钟后,打开进气阀(17),使压强达到120-180磅/平方英寸表压,温度在92-115℃,持续20-30分钟;然后关闭进气阀(17),打开排气阀(18),使压强控制在120-180磅/平方英寸表压下,持续升温至192-208℃,保持30-35分钟;再继续调节碳化室(1)内温度至810-900℃后。关闭排气阀(18),使稻壳在密封厌氧环境中进行热解碳化,持续40-5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壳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打开活动火炉排(11),使高温碳化稻壳沿着内壁光滑钢管(3)滑到滚筒(4),经速率为25转/分钟滚筒(4)转动,实现快速冷却,持续50-60分钟后,即可从滚筒(4)口收集碳化好的稻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壳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稻壳碳化率大于99.7%、成品率大于99.5%、熔点高于1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兰市君吉碳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舒兰市君吉碳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6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