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6065.3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4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梁慧敏;曹光;蔡桂玲;张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9/16;A61K31/381;A61P25/24;A61P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度洛西汀肠溶微丸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盐酸度洛西汀原料采用气流粉碎的方式制得盐酸度洛西汀微粒;
(2)将得到的盐酸度洛西汀微粒与药用赋形剂混合,采用挤压造粒技术制成盐酸度洛西汀微丸;
(3)将制成的盐酸度洛西汀微丸包衣隔离层,以减少制剂制备过程中主药与肠溶衣材料的相互影响;
(4)在制成的包衣隔离层的微丸表面,包裹肠溶衣层以使微丸具备肠溶效果;
(5)将包衣后的微丸冷却后装入3号明胶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盐酸度洛西汀微粒分布D90小于200微米。所述的D90小于200微米是指:90%微粒的直径小于200微米,其中,90%是指数量;
优选地,所述盐酸度洛西汀微粒的D90小于100微米,更优选地,小于40微米,进一步优选地,小于25微米,最优选地,小于15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盐酸度洛西汀微丸为微丸剂的形式,其最终剂型为胶囊剂的形式;
优选地,每粒所述盐酸度洛西汀微丸胶囊含有10~60mg的盐酸度洛西汀微粒,更优选地,含有20~30mg的盐酸度洛西汀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药用赋形剂选自稀释剂、崩解剂、湿润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按照以下配方制备所述盐酸度洛西汀微丸:
25~52wt%的盐酸度洛西汀微粒;
10~65wt%的稀释剂,所述稀释剂优选为乳糖、蔗糖、微晶纤维素PH101、或其混合物;
0.2~10wt%的崩解剂,所述崩解剂优选为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1~5wt%的湿润剂,所述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波洛沙姆188,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优选地,该配方中还包括0.2~8wt%的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优选为滑石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按照以下配方制备所述盐酸度洛西汀微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包括:
将所述盐酸度洛西汀微粒与乳糖、蔗糖、微晶纤维素PH101、交联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乙醇—水溶液搅拌混合制成适宜的软材,放入挤出机,以0.8mm模具,挤出转速:25~50转/min挤压成为条状物料;然后放入离心滚圆机内以600~800转/min滚圆5-7分钟。制成的含药微丸在60℃干燥控制水分小于3%,含药微丸直径为0.3-0.8mm粒度分布在8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是将所述盐酸度洛西汀微粒与乳糖、微晶纤维素PH101、低取代羟丙甲基纤维素等进行混合,然后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制软材,优选地,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重量分数为10~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所述隔离层选自羟丙甲基纤维素为亲水性凝胶材料时,所述羟丙甲基纤维素用量为含药微丸丸心重3~6wt%;
所述隔离层采用柠檬酸三乙脂为增塑剂时,其用量为亲水性凝胶材料用量的0~20wt%,优选为5~15wt%;
所述隔离层采用滑石粉为抗粘剂时,其用量为亲水性凝胶材料用量的30~60wt%,优选为35~55wt%;
所述隔离层采用二氧化钛为遮光剂时,其用量为含药微丸重0.5~2.5wt%,优选为1~2w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按照以下配方制备所述隔离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将所述水溶性凝胶材料在电动搅拌下缓缓加入盛有纯化水的容器中,搅拌溶解后,缓缓滴加增塑剂分散均匀后,缓缓加入抗粘剂、遮光剂,继续搅拌45分钟,用60目筛网滤过即得隔离层包衣液;然后将盐酸度洛西汀微丸用流化床进行隔离层包衣,包衣完成在45℃流化干燥10-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0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高分子药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姜黄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