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益和摆率增强型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5736.4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宗;石建刚;刘伦才;王健安;黄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H03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益 增强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大器,特别是一种增益和摆率增强型放大器,它应用于开关电容电路、数据转换器、混合信号片上系统等集成电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性能运算跨导放大器(OTA)是开关电容滤波器、电源管理、数据转换器等模拟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更为复杂、高集成度混合信号SoC的基础模块。在大多数的应用中,跨导放大器必须要满足例如宽带宽、高增益、摆率增强型和低功耗的要求。
电流镜跨导放大器是业界常用的实现方式,因为其仅具有单极点,无需频率补偿即可稳定,而且具有宽输出摆幅,设计简单。文献1(JeongJin Roh,High-Gain Class-AB OTA with Low Quiescent Current,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ignal Processing,47,225–228,2006)中对简单的OTA进行了改进,利用输入器件分裂和交叉反馈技术,提高了电路增益。但是,此种电路的摆率仅通过严格的电流镜像来得到,由于多电流支路的分流作用,如果在保持输出级电流镜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摆率下降,不能满足高增益、摆率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常规电流镜跨导放大器的增益和摆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益和摆率增强型放大器,仅需要增加少量器件,可在不显著增加电路功耗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放大器的增益和摆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增益和摆率增强型放大器,包括:
一个差分输入级单元,包括PMOS管M0、PMOS管M1a、PMOS管M1b、PMOS管M2a、PMOS管M2b、PMOS管M9~M12和晶体管MA1、晶体管MA2,将输入差分信号VN和VP进行对称的差分放大;和
一个双端转单端单元,包括NMOS管M3~M6、PMOS管M7、PMOS管M8、晶体管MB1、晶体管MB2,形成带有源极负反馈电阻的电流镜,通过电流镜像将双端信号VO1和VO2转换为单端信号VO,作为增益和摆率增强型放大器的输出。
所述差分输入级单元,包括PMOS管M0、PMOS管M1a、PMOS管M1b、PMOS管M2a、PMOS管M2b、PMOS管M9~M12和晶体管MA1、晶体管MA2,将输入差分信号VN和VP进行对称的差分放大。其中,PMOS管M0的源极与VDD相接,M0的漏极与PMOS管M1a、M1b与M2a、M2b的源极相接,M0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VBP,构成尾电流源,M1a与M1b的栅极相接,M2a和M2b的栅极相接,M1b的漏极与M11的漏极相接,M11的漏极和栅极相接,M11和M12的栅极相接,MA2的漏极与M11的源极相接,M2b的漏极与M9的漏极相接,M9的漏极和栅极相接,M9和M10的栅极相接,MA1的漏极与M9的源极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