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3083.6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宜欣;童腾赋;陈裕菁;郭俊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资讯技术、无线移动通讯和资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资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滑鼠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作为输入装置,其中触控显示面板更为现今最流行的产品。现有的触控面板大致可分为电容式、电阻式及感光式等类型,其中又以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主流的产品。传统的触控面板的制作通常涵盖并整合多种后续制作工艺,例如保护膜的贴附与撕除以及油墨印刷等等。这些后续制作工艺以及搬运的过程都容易造成静电累积产生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Current,ESD)的问题,而导致触控区中的触控元件烧毁(例如容易使电容式触控元件的较细的桥接线断线),甚至使元件功能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疏通静电放电电流的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触控元件层、多个接垫、多个拟接垫、多个静电防护元件以及防护环。基板具有触控区以及非触控区。触控元件层位于基板的触控区内。接垫位于基板的非触控区内,其中接垫与触控元件层电连接。拟接垫位于接垫的至少一侧边处。静电防护元件设置在拟接垫之间。防护环位于基板的非触控区中,其中防护环与拟接垫的至少其中之一电连接,以使得防护环、拟接垫以及静电防护元件构成至少一静电引导回路。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触控面板中,多个静电防护元件设置在拟接垫之间,且防护环与拟接垫的至少其中之一电连接,以使得防护环、拟接垫以及静电防护元件构成至少一静电引导回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可将静电放电电流引导至由防护环、拟接垫以及静电防护元件所构成的静电引导回路中,而不进入触控区内,进而可避免静电在触控区中累积而烧毁元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4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触控面板
110:基板
120:触控区
122:触控元件层
130:非触控区
132:信号连接线
140:接垫
140a:侧边
142、152:金属电极
144、154:接触电极
146、156:接触窗
150:拟接垫
160:静电防护元件
162:第一桥接线
164:第二桥接线
164a:细部连接部分
164b:粗部连接部分
166:放电尖端
170:接地接垫
172:接地防护环
180、280、380:防护环
190、290、390:静电引导回路
291:第一静电引导回路
292:第二静电引导回路
A:区域
I、II:端
W:线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上视示意图,而图2为图1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触控元件层122、多个接垫140、多个拟接垫150、多个静电防护元件160以及防护环180。
基板110具有触控区120以及非触控区130,其中非触控区130围绕触控区120。基板110的材质例如是玻璃、强化玻璃、石英、蓝宝石、塑胶、塑胶混合材料或是其叠层等。基板110较佳为透明基板,可为硬质基板或是可挠性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