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能力调用方法和系统以及位置服务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981.1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9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华;姜杰;毕家瑜;方艳萍;杨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8/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能力 调用 方法 系统 以及 位置 服务 网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能力调用方法和系统以及位置服务网关,涉及定位业务领域。本发明新增位置服务网关,由位置服务网关统一根据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信息、用户承载网络信息、以及各个定位引擎负荷情况,综合确定需要调用的定位能力,由于将定位引擎负荷情况作为定位能力调用的考虑因素之一,因此在定位能力调用过程中各个定位引擎负荷会大致趋于平衡。并且,由位置服务网关进行定位能力综合智能判断,屏蔽服务提供商调用定位能力的复杂性,可以减少服务提供商错误冗余调用定位能力消息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业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多种定位能力调用方法和系统以及位置服务网关。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无线承载网络,在无线通信技术演进程中,呈现不同无线承载网络共存的态势。因此,基于不同承载、不同方式的定位能力也势必将长期同时存在。例如,定位能力包括LTE定位能力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定位能力,LTE定位能力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两种定位方式,CDMA定位能力也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两种定位方式。
现有的定位能力调用过程中,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的定位业务需要申请不同的定位能力,不同的定位能力需要连接不同的定位引擎,这样就会出现定位引擎负荷不均衡的情况,负荷较重的定位引擎无法快速提供定位服务,而空闲的定位引擎又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力,从而影响定位服务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基于不同承载、不同方式的定位能力长期同时存在情况下,解决不同定位引擎负荷不均衡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定位能力调用方法,包括:位置服务网关根据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LTE定位;响应于终端支持LTE定位的判断结果,位置服务网关向HSS获取用户承载网络信息,以确定用户是否在LTE网络接入;位置服务网关根据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信息、用户承载网络信息、以及各个定位引擎负荷情况,综合确定需要调用的定位能力,其中的定位引擎负荷情况由位置服务网关根据定位能力历史调用情况确定。
位置服务网关根据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LTE定位包括:如果用户为LTE用户,且该用户使用的终端为LTE终端,位置服务网关判断出该用户使用的终端支持LTE定位。
位置服务网关综合确定需要调用的定位能力包括:
如果用户为LTE用户、终端信息为LTE终端且支持LTE定位协议LPP及安全用户平面定位SUPL协议、用户所在网络为LTE网络、LTE用户面定位引擎当前负荷高于预设阈值,则位置服务网关调用定位能力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MLC;
如果用户为LTE用户、终端信息为LTE终端且支持SUPL协议、用户所在网络为LTE网络、LTE控制面定位引擎当前负荷高于预设阈值,则位置服务网关调用定位能力SUPL。
定位能力调用方法还包括:位置服务客户端向业务服务平台申请一种通用定位能力。
定位能力调用方法还包括:位置服务网关记录定位能力接入、定位能力调用以及用户使用定位业务信息,以便于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位置服务网关,包括: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LTE定位;承载网络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终端支持LTE定位的判断结果,向HSS获取用户承载网络信息,以确定用户是否在LTE网络接入;定位能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信息、用户承载网络信息、以及各个定位引擎负荷情况,综合确定需要调用的定位能力,其中的定位引擎负荷情况由位置服务网关根据定位能力历史调用情况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仪表板上部支架成形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自动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