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光修复酶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0376.3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曹毅;乔代蓉;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毅;乔代蓉;徐辉 |
主分类号: | A61K38/51 | 分类号: | A61K38/51;A61K9/127;C12N15/60;C12N15/70;C12N9/88;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烷 嘧啶 二聚体 修复 脂质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NA光修复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光修复酶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光修复酶(cuclobutane pyrimidine dimmer photolyase,CPDase)是生物体利用光修复DNA损伤的主要工具。CPDase广泛分布在各种物种之中,是一种分子量在55-65kD间的单体蛋白,人体内尚未发现CPDase。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环境破坏与紫外线到达地面的剂量与强度的增加,皮肤病尤其是皮肤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生物体内的大分子造成伤害,使DNA产生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uclobutane pyrimidine dimmer,CPD)等光产物。CPD损伤在人体中很难被NER途径等DNA损伤修复系统修复,这势必会使常常暴露于日光下的人群中出现CPD光产物的积累,该损伤的积累将会影响DNA的复制与转录,造成免疫抑制及红斑的产生,长期大量的积累会造成DNA的突变,进而造成癌变,而CPDase可有效清除紫外线照射细胞形成的CPD光产物,在防止紫外线损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目前,关于CPDase的制备方法国内外有相关专利和文献进行报道。国外已有文献报道不同来源CPDase的制备方法,包括基因克隆、蛋白质表达、纯化制备,这些CPDase纯化制备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即利用该蛋白质的溶解度、等电点、带电荷数、疏水性等理化特征进行分步纯化。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Biol.Chem.1984,259,6028-6032)报道,在制备大肠杆菌的CPDase时,采用基因克隆方法,将大肠杆菌CPDase基因构建到重组质粒,并使该重组质粒能在表达菌株中过量表达;收集、破碎表达后的菌体,离心收集的可溶上清液用硫酸铵沉淀,随后依次用苯基-琼脂糖柱层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二乙氨乙基-琼脂糖柱层析、DNA-纤维素柱层析和苯基-琼脂糖柱层析进行分步纯化。据美国《突变研究》(Mutation Research,1996,33,97-104)报道,在纯化果蝇CPDase时,构建一种CPDase基因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在表达菌株中过量表达,菌液经破碎、离心后,取可溶性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蛋白质,随后经过蓝色-琼脂糖柱层析和DNA-纤维素柱层析进行两步亲和层析纯化蛋白质;但蓝色-琼脂糖和DNA-纤维素柱基质价格非常昂贵,在分离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非特异性吸附蛋白质的影响。因此,上述的纯化方法虽然能得到很纯的样品,但其纯化步骤繁杂,纯化周期长,因纯化过程中要多次更换层析柱,使样品处理过程复杂、蛋白质回收率低,使用的原理昂贵,不适合规模化批量制备蛋白质。最为重要的是,制备的CPDase不能穿透细胞膜或者皮肤的屏障进入细胞,从而导致DNA损伤修复效果不明显。
另外,特异性高的亲和层析方法是蛋白质制备的重要手段,发明专利200310106550.3中描述CPDase的亲和制备,包括扩增CPDase基因,构建到带有组氨酸-标签的载体质粒中;过量表达CPDase,离心收集菌液,高压破碎菌体,将离心分离出的上清液加入已结合镍离子并用含0.005-0.05mol/l咪唑的缓冲液平衡过的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内,用含0.005-0.05mol/l咪唑的缓冲液洗去不能结合或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蛋白,再用含0.5-1.0mol/l咪唑的缓冲液或者镍离子螯合剂洗脱,收集洗脱样品,透析,冷冻干燥,即得到CPDase。这种方法制备的CPDase含有外源组氨酸标签,这种标签可能会对CPDase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并对后续的应用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国外在采用特异性高的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另一种光修复酶时,对引入的外源标签进行去除。据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Bio.Chem1997,272,32591-32598)报道,在纯化非洲爪蛙属(6-4)光修复酶时,是将基因重组构建到一个含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重组质粒中,在表达菌株中过量表达,其蛋白质表达的产物为羧基端带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融合蛋白质,通过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柱一步纯化得到很纯的融合蛋白质,然后用凝血酶切除谷胱甘肽-S-转移酶,最后利用DNA亲和柱纯化。这种方法利用的DNA亲和柱价格昂贵,而且条件不容易控制,不利于该蛋白质规模化生产。这些方法制备的CPDase同样不能穿透细胞膜或者皮肤的屏障进入细胞,从而导致DNA损伤修复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毅;乔代蓉;徐辉,未经曹毅;乔代蓉;徐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