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087.7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8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大宇;唐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4 | 分类号: | B65G47/8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制药机械领域,特指一种输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制药机械领域中,当两个工序的生产速度不同时,生产速度低的工序常常会拖慢生产速度高的工序,从而影响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在两个不同速度的工序之间连接一可将双列瓶体合并成一列瓶体的输瓶装置,即在生产速度低的工序同时输出双列瓶体,通过该输瓶装置将双列瓶体合并成一列瓶体输入至生产速度高的工序中,使两个工序的生产速度相适应。CN201120555857.1公开了一种双轨进瓶装置,其通过四个拨轮将进瓶内通道和进瓶外通道的两列瓶体合并成一列瓶体从合并拨轮输出,但拨轮数量过多,结构不紧凑、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传送平稳的输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瓶装置,包括相衔接的第一进瓶轨道和第一进瓶拨轮、相衔接的第二进瓶轨道和第二进瓶拨轮、以及合并拨轮,所述第一进瓶拨轮和第二进瓶拨轮均与合并拨轮相交接,所述合并拨轮的齿槽间隔地与第一进瓶拨轮的齿槽交接配合,并逐个地与第二进瓶拨轮的齿槽交接配合,所述第二进瓶拨轮的齿槽包括常开齿槽和只在与合并拨轮的齿槽交接时才打开的常闭齿槽,所述常开齿槽与常闭齿槽相间排列,所述第二进瓶拨轮上设有用来使常闭齿槽打开和关闭的启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启闭机构包括沿第二进瓶拨轮径向开设并与常闭齿槽连通的滑槽、滑设于滑槽中的滑块、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二进瓶拨轮下方的凸轮,所述凸轮上设有凸轮槽,所述凸轮槽包括与第二进瓶拨轮同轴的圆弧段以及对应第二进瓶拨轮与合并拨轮交接处的凹入段,所述滑块连接一滚子,所述滑块通过滚子与凸轮槽的滚动配合而沿着滑槽滑动,所述滑块在滚子位于圆弧段时进入常闭齿槽使常闭齿槽关闭,所述滑块在滚子位于凹入段时退出常闭齿槽使常闭齿槽打开。
所述启闭机构包括沿第二进瓶拨轮径向开设并与常闭齿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中滑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一弹性复位件连接于第二进瓶拨轮上并在弹性复位件处于自由状态时进入常闭齿槽中使常闭齿槽关闭,所述滑块在受到合并拨轮齿槽中瓶体的挤推力而迫使弹性复位件变形时退出常闭齿槽使常闭齿槽打开。
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连接于滑块与滑槽槽底之间。
所述合并拨轮衔接一出瓶轨道。
所述第一进瓶拨轮、第二进瓶拨轮和合并拨轮的外圆周侧均设有圆弧栏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输瓶装置,通过第一进瓶拨轮、第二进瓶拨轮和合并拨轮三个拨轮的配合,将第一进瓶轨道和第二进瓶轨道的两列瓶体合并成一列从合并拨轮输出,可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该输瓶装置只需三个拨轮,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此外,通过合并拨轮与第一进瓶拨轮和第二进瓶拨轮交接瓶体,可避免其中之一拨轮既作进瓶用又作出瓶用,从而减少机械抖动,使传送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进瓶拨轮和启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滑块进入常闭齿槽使常闭齿槽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滑块退出常闭齿槽使常闭齿槽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进瓶拨轮和启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滑块进入常闭齿槽使常闭齿槽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滑块退出常闭齿槽使常闭齿槽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第一进瓶轨道;2、第二进瓶轨道;3、第一进瓶拨轮;4、第二进瓶拨轮;41、常开齿槽;42、常闭齿槽;5、合并拨轮;51、奇数齿槽;52、偶数齿槽;61、滑槽;62、滑块;63、凸轮;631、凸轮槽;6311、圆弧段;6312、凹入段;64、滚子;65、连杆;66、压缩弹簧;7、出瓶轨道;8、圆弧栏栅;9、进瓶栏栅;10、出瓶栏栅;11、瓶体;12、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