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陷空式防盗锁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793.9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中凯 |
主分类号: | E05B27/04 | 分类号: | E05B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陷空式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确切的说是一种弹子式防盗锁锁芯。
背景技术
弹子锁亦称弹珠锁、珠锁、锁簧锁或销栓锁,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锁具结构。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零件(称为锁簧、弹子或珠),锁住锁芯。当放入正确的钥匙,各锁簧被推至相同的高度,锁芯便被放开。
目前常用的在没有钥匙的技术开锁,一种是可以先用扭力扳手向锁芯施加转动的扭力,然后以针状的开锁器把锁簧或弹子逐颗向上推,直至全部都与截点对齐。通常锁芯内的弹子不会是完完全全成一直线。在扭力下只有其中一颗最受力顶着锁芯。当这颗弹子被推至合适的高度时,锁芯便会再稍为转一丁点,直至另一弹子受力顶着。当所有弹子的高度都对齐,扭力扳手便可以打开锁。另一种能够非常快开启弹子锁的方法,是以震动式开锁枪,或者“撞匙”来推开弹子。两种工具的原理都是一样:在下弹子之下插入工具,快速地同时向上撞,此时下弹子会撞向弹子,令上弹子在极短时间内被抛高,只要掌握上、下弹子的瞬间分离,即可把弹子锁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技术开锁的解决方案。在原有锁芯增加了空转陷阱,在非钥匙的情况下,技术开锁形成空转达到防盗的目的。
陷空式防盗锁锁芯包括:外锁芯1、内锁芯2、中锁芯3、无中弹子两个弹子的组合4、中弹子大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5、中弹子小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6、中弹子等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7、弹子弹簧8、弹簧盖板9构成。
陷空式防盗锁锁芯共有四种弹子组合形式:
a无中弹子两个弹子的组合:当弹子上升到弹子接触点在内锁芯和中锁芯之间位置为空转状态。当弹子上升到弹子接触点在中锁芯和外锁芯之间位置为开锁状态。
b中弹子大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当弹子上升到上数第一个弹子和中间 弹子接触点在中锁芯和外锁芯之间位置为开锁状态。当弹子上升到中间弹子和上数第三个弹子接触点在内锁芯和中锁芯之间位置为空转状态。
c中弹子小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当弹子上升到上数第一个弹子和中间弹子接触点在内锁芯和中锁芯之间位置为空转状态。当弹子上升到中间弹子和上数第三个弹子接触点在内锁芯和中锁芯之间位置为空转状态。当弹子上升到上数第一个弹子和中间弹子接触点在中锁芯和外锁芯之间位置为开锁状态。
d中弹子等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当弹子上升到上数第一个弹子和中间弹子接触点在内锁芯和中锁芯之间位置为空转状态。当弹子上升到上数第一个弹子和中间弹子接触点在中锁芯和外锁芯之间位置,中间弹子和上数第三个弹子接触点在内锁芯和中锁芯之间位置为空转状态。当弹子上升到中间弹子和上数第三个弹子接触点在中锁芯和外锁芯之间位置为开锁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任何工具和其他特殊方法不能开启此锁。
二,非原配钥匙,万能钥匙,及撞匙法不能开启此锁。
三,适应各种防盗锁具的制造,是最基本的弹子锁改进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陷空式防盗锁锁芯结构主剖视图。
图2是陷空式防盗锁锁芯钥匙正常开启剖视图。
图3是陷空式防盗锁锁芯非钥匙开启第一道空转陷阱剖视图。
图4是陷空式防盗锁锁芯非钥匙开启第二道空转陷阱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新型实施方式。
相关部件编号:外锁芯1、内锁芯2、中锁芯3、无中弹子两个弹子的组合4、中弹子大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5、中弹子小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6、中弹子等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7、弹子弹簧8、弹簧盖板9构成。
其中当弹子接触点在外锁芯1和中锁芯3之间对齐,就是开启状态,就能开启锁具。当弹子接触点在中锁芯3和内锁芯之2间对齐,就是空转状态,不能开启锁具。
陷空式防盗锁锁芯共有四种弹子组合形式:
a无中弹子两个弹子的组合:当弹子上升到弹子接触点在内锁芯和中锁芯之间位置为空转状态。当弹子上升到弹子接触点在中锁芯和外锁芯之间位置为开锁状态。
b中弹子大于中锁芯的三个弹子组合:当弹子上升到上数第一个弹子和中间弹子接触点在中锁芯和外锁芯之间位置为开锁状态。当弹子上升到中间弹子和上数第三个弹子接触点在内锁芯和中锁芯之间位置为空转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中凯,未经杨中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