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醚菌胺和己唑醇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8247.0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王贵新;刘鹏;冷忠国;陈佛祥;王礼文;张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37/50;A01P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醚菌胺 己唑醇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醚菌胺和己唑醇,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
背景技术
醚菌胺,英文名称:dimoxystrobin pestanal,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目前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
己唑醇,英文名称:hexaconazole,属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都有有良好防效。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果树如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但有时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
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脚病”,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纹枯病在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叶鞘、叶片的病斑椭圆形或连合呈云纹状大斑,潮湿时病斑呈墨绿色、湿润状。干燥时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终致叶鞘及叶片枯死。尤以密植矮秆杂交稻的高产田块发生最为普遍而严重,叶片枯死致使水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减轻,一般造成损失10~20%,甚者可达5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醚菌胺和己唑醇的复配杀菌剂,将该杀菌剂加工成悬浮剂、水剂两种常用的农药剂型,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
通过室内活性检测,发现醚菌胺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很高的活性,将醚菌胺、己唑醇按照一定的比例复配发现,混剂的活性比单剂的活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较之单一剂型存在巨大的开发价值。经过田间试验发现,该混合制剂的防效和室内检测的结果一致,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较同类药剂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由醚菌胺和己唑醇组成,醚菌胺和己唑醇在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3,实际应用时配制成40%醚菌胺·己唑醇悬浮剂和24%醚菌胺·己唑醇水乳剂两种农药制剂。
配制40%醚菌胺·己唑醇悬浮剂的配方如下:
醚菌胺 10%,
己唑醇 30%,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 5%,
0203B(表面活性剂) 6%,
白炭黑(填充剂) 5%,
硅酸镁铝(助悬剂) 0.4%,
尿素(防冻剂) 3%,
磷酸三丁酯(消泡剂) 1.5%,
去离子水 补足至100%,
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40%醚菌胺·己唑醇悬浮剂。
配制24%醚菌胺·己唑醇水乳剂的配方如下:
醚菌胺 6.0%,
己唑醇 18.0%,
油溶剂二甲苯 12.0%,
农乳500 5.0%,
乙二醇 3.0%,
正丁醇 4.0%,
去离子水 补足至100%。
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40%醚菌胺·己唑醇水乳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在应用时应在病害发生前期或病害发生初期使用。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筒
- 下一篇:使用移动显示器和摄像机传感器可视地发送数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