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度重传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5830.5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大唐电***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度 数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度重传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很多系统普遍采用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技术,采用了多次重发的方式。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上行采用HARQ,支持同步自适应HARQ和同步非自适应HARQ。在LTE协议中定义的type2帧结构中,上下行子帧配置0(DSUUUDSUUU)的上行子帧数大于下行子帧数,支持一个调度子帧下发一条PDCCH同时调度两个上行子帧,即多帧调度。基站调度器待调度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初传数据,一类为重传数据,一般来说,为了降低数据包的时延,同时提升吞吐量,调度器会优先调度重传数据。
现有的调度算法对于重传数据的调度,是根据重传数据已经发生的重传次数来决定相应的调度优先级,重传次数越多的重传传输块(TB),其调度优先级也越高。现有的调度算法并没有针对上下行子帧配置0的特点对重传数据的调度进行优化,现有技术在减少业务传输时延方面不能达到最优。
因此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在上下行子帧配置0的情况下,若无法进行非自适应重传,也无法进行多帧调度是,对重传数据如何进行调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度重传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对重传数据的调度方法进行优化,以降低业务时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度重传数据的方法,包括:
判断被调度子帧n+k和被调度子帧n+7是否满足多帧调度的条件,若满足,则进行多帧调度;
否则,判断执行调度的调度子帧n是否为第一调度子帧;
当调度子帧n为第一调度子帧时,优先调度被调度子帧n+k的待重传数据;
其中n为调度子帧序列号,k为调度子帧和被调度子帧之间的时延,所述时延以子帧为单位。
优选地,所述判断执行调度的调度子帧n是否为第一调度子帧包括:
判断调度子帧的子帧序列号n是否为0或5,若调度子帧的子帧序列号n为0或5,则所述调度子帧n为第一调度子帧。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执行调度的调度子帧n是否为第二调度子帧,所述判断包括:
判断调度子帧的子帧序列号n是否为1或6,若调度子帧的子帧序列号n为1或6,则所述调度子帧n为第二调度子帧。
优选地,当调度子帧n为第二调度子帧时,还包括:
分别获取被调度子帧n+k的待重传数据和被调度子帧n+7的待重传数据的重传次数;
优先调度重传次数多的被调度子帧的待重传数据。
优选地,当调度子帧n为第一调度子帧时,k取值为4;
当调度子帧n为第二调度子帧时,k取值为6。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调度重传数据的装置,包括:
多帧调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被调度子帧n+k和被调度子帧n+7是否满足多帧调度的条件,若满足,则进行多帧调度;
第一调度子帧判断模块,用于当被调度子帧n+k和被调度子帧n+7不满足多帧调度的条件时,判断执行调度的调度子帧n是否为第一调度子帧;
调度模块,用于当调度子帧n为第一调度子帧时,优先调度被调度子帧n+k的待重传数据;
其中n为调度子帧序列号,k为调度子帧和被调度子帧之间的时延,所述时延以子帧为单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度子帧判断模块判断调度子帧的子帧序列号n是否为0或5,若调度子帧的子帧序列号n为0或5,则所述调度子帧n为第一调度子帧。
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度子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执行调度的调度子帧n是否为第二调度子帧,所述判断包括:
判断调度子帧的子帧序列号n是否为1或6,若调度子帧的子帧序列号n为1或6,则所述调度子帧n为第二调度子帧。
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次数获取模块,用于当调度子帧n为第二调度子帧时,分别获取被调度子帧n+k的待重传数据和被调度子帧n+7的待重传数据的重传次数;
重传次数调度模块,用于优先调度重传次数多的被调度子帧的待重传数据。
优选地,当调度子帧n为第一调度子帧时,k取值为4;
当调度子帧n为第二调度子帧时,k取值为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