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塑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2381.9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群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3/06;C08K13/02;C08K3/34;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3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塑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木塑瓦。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陶土瓦,是经模压高温烧制而成,它有以下几个缺点:1、重量大,不便于搬运,陶土瓦对整体建筑的承重要求较高,适用范围较小;2、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破损率较高;3、陶土瓦的成品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二次加工时破损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塑瓦,该瓦既保留了传统陶土瓦的使用功能,又能有效的解决传统陶土瓦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所述的木塑瓦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木塑瓦,按重量份计,该瓦由47.5-52.5份的木粉、19-21份的高密度聚乙烯粉粒、9.5-10.5份的滑石粉、4.75-5.25份的润滑剂、4.75-5.25份的偶联剂、1.9-2.1份的PE蜡、2.85-3.15份的紫外线吸收剂和1.9-2.1份的抗氧剂和2.85-3.15份的色粉经混合、加热、挤压成型、喷漆加工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木塑瓦,是用以下工艺步骤加工而成的:
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47.5-52.5份的木粉、19-21份的高密度聚乙烯粉粒、9.5-10.5份的滑石粉、4.75-5.25份的润滑剂、4.75-5.25份的偶联剂、1.9-2.1份的PE蜡、2.85-3.15份的紫外线吸收剂和1.9-2.1份的抗氧剂和2.85-3.15份的色粉放在高低双速混料机中先高速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升至115-120℃时低速混合10-15分钟,形成混合料。
步骤2:将该混合料加入到锥形逆向双螺杆造粒挤出机,使造粒挤出机的料筒内的温度逐渐升高至180-190℃,挤出半熔体混合料。
步骤3:取适量挤出后的半熔体混合物,放入专用模具中,保持液压机200T压力20-25秒,并通过模具内部的冷却循环水进行降温定型,形成定型瓦片。
步骤4:打开模具并取出该定型瓦片,清除瓦片周围多余的残料,在不得低于5℃的环境中喷刷水性外墙漆。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滑石粉可以由钙粉替代,其重量份不变。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木粉可以由稻糠粉等其他木质纤维的粉粒替代,其重量份不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传统陶土瓦相比,所述木塑瓦的重量约为陶土瓦的十分之一,便于运输,扩大了使用了范围;所述木塑瓦强度高,不易破损;所述木塑瓦可钉、可锯、可刨,便于二次加工,具有较强的加工可塑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木塑瓦,按重量份计,采用以下材料:
其中,木粉的含水量不高于2%,用以上材料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木塑瓦:
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50份的100目的木粉、20份的高密度聚乙烯粉粒、10份的500目的滑石粉、5份的硬脂酸、2份的B215、5份的马来酸酐接枝PE、3份的UV531、2份的PE蜡和3份的色粉放在高低双速混料机中先高速充分混合15-20分钟,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升至115-120℃时低速混合10-15分钟,形成混合料。
步骤2:将该混合料加入到锥形逆向双螺杆造粒挤出机,在造粒挤出机的下料口处开始前端到出料口外包裹电加热片,使造粒挤出机的料筒内的温度逐渐升高至180-190℃,挤出半熔体混合料。
步骤3:取适量挤出后的半熔体混合物,用电子秤称过以准确定量每片瓦的原料用量后,放入专用模具中,保持液压机200T压力20-25秒,并通过模具内部的冷却循环水进行降温定型,形成定型瓦片。
步骤4:打开模具并取出该定型瓦片,清除瓦片周围多余的残料,在不得低于5℃的环境中喷刷水性外墙漆。
按照以上方法制造的木塑瓦经测试:厚度为10mm、宽度为275mm时其最大载荷达到4678N、静曲强度达到15Mpa。该木塑瓦可在-80℃~65℃的环境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群,未经刘光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2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探针清洁保护装置
- 下一篇: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用可活动性关节间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