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IS矿用手机安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1153.X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灯熬;赵菊敏;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M1/725;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is 用手 安全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监测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GIS矿用手机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目前手机市场上多数智能手机均采用了Android操作系统,由于其开源性降低了其应用产品的开发成本,受到广大开发者的喜爱。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储存条件复杂,采矿设备自动化水平低,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功能单一,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现有的矿区安全监测部门所采用的监测系统终端多为PC机。但矿下安全信息是一种活跃的、动态变化的、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的信息。PC机由于其不可移动性,注定了矿区工作人员无法实时远离矿区时对矿下工作环境和矿工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随着手机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以及手机的可移动性及便携性,必定有助于矿区安全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矿区安全监测系统终端的不可移动性以及不能直观地通过地理信息查看监测信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IS矿用手机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能够使监测人员快速、准确、直观地得到矿下图文信息,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GIS矿用手机安全监测系统,主要分为3个部分,井下基站、服务器、矿用本安型手机:
所述井下基站位于矿区的采掘巷道,用来接收矿井下安置的传感器的信息,并通过工业以太网组成的通信网络把接收的矿下信息以及基站自身的运行状态传输到井上交换中心,井上交换中心再通过井上通信网络传输数据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位于井上信息管理中心,其功能是对数据的接受、发送、处理及保存,服务器接受井下基站传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保存,并根据矿用本安型手机的响应需求进行相应的数据读取、处理和并把相应的数据通过手机通信网络传输至矿用本安型手机;
矿用本安型手机装有Android操作系统,位于手机信号服务区,其作用是供矿区安全监测人员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基于GIS矿用手机安全监测系统采用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能够使监测人员快速、准确、直观地得到矿下图文信息。同时采用装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作为系统终端,不仅降低了系统的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便携性性,便于推广实施,更重要的是使矿区监测人员实现远离矿区的条件下实时观测矿区生产条件,为矿区的安全监测提供了全新的运行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GIS矿用手机安全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