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肉猕猴桃组培苗继代增殖培养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9621.1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民;刘奕清;陈泽雄;廖林正;黄科;黄登艳;袁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猕猴桃 组培苗继代 增殖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培生根培养基,特别涉及红肉猕猴桃组培苗继代增殖培养基。
背景技术
猕猴桃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质藤本植物,猕猴桃实肉厚汁多,酸甜适度,营养丰富,以其维生素C特高的营养价值而成为当前水果中之珍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兴栽培果树。猕猴桃家族中的特色品种红肉猕猴桃,果实子房鲜红色,果肉黄绿色,果实中大,圆柱形,整齐度高,商品性能好,果皮绿褐包无毛,单果重92.5克,最大150克。含糖量高,总糖13.45%,总酸0.49%,可溶性固形物19.6%~24%,维生素C含量每100克135.77毫克以上,具有极高的市场前景和开发利用价值。
猕猴桃属雌雄异株,倍性复杂,雌雄株间花期不遇使种间杂交困难,育种周期长,且有不确定性,给育种工作带来了难度,系统开展其组织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嫁接繁殖优良苗木的速度有限,而利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性状不稳定,雌株不易获得。随着猕猴桃栽培的进一步兴起和引种工作的进行,良种苗需要量急剧增加,而采用常规繁育方法周期长、成活率低,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猕猴桃成为重要的良种繁育途径。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不仅品种性状稳定,而且繁殖速度快,是现在普遍认同的良种繁育方法。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等许多品种都曾用作组织培养研究的材料进行品种推广。
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培养基的选择。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普遍使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其由大量元素(硝酸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微量元素(碘化钾、硼酸、硫酸锰、硫酸锌、钼酸钠、硫酸铜和氯化钴)、铁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硫酸亚铁)、有机物(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和烟酸)、激素(6-苄氨基嘌呤、萘乙酸和吲哚乙酸等)、蔗糖和琼脂组成:大量元素保证植株生长所需的矿质营养并加速愈伤组织的生长;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物给予植株全面的营养保证,确保植株正常生长;激素的调控使植株在离体条件下快速健壮生长;蔗糖为植株生长提供必需的碳源并调节渗透压;琼脂对植株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红肉猕猴桃组培工厂化育苗的技术问题还没完全解决,采用MS培养基红肉猕猴桃组培苗继代增殖培养时,常出现以下问题:组培生根苗基部愈伤组织膨大,组培苗生长势弱、叶片大、茎矮小、节间伸长生长慢、增殖系数低等现象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MS培养基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适合红肉猕猴桃组培苗的培养基,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红肉猕猴桃组培苗连续继代、快速、高效和/或稳定生长的增殖培养基。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红肉猕猴桃组培苗继代增殖养基(ACT),包括以下组分:
本发明优选的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
在本发明中,除非有特殊说明,当所述组分中含有结晶水时,所述的质量体积浓度是指带有结晶水的质量体积浓度,所述的组分的中文名称也是指带有结晶水的组分名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红肉猕猴桃继代增殖培养基,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大量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和优化激素调控琼脂浓度等,为红肉猕猴桃组培苗继代增殖提供了均衡合理的营养需求,保证了其快速、高效、健壮生长,有效的促进了节间伸长,提高了增殖系数。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以ACT培养基培养的红肉猕猴桃组培苗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以红肉猕猴桃优良单株离体芽器官诱导培养扩繁而来的组培继代苗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了NaH2PO4·2H2O和Ca(NO3)2·4H2O,去掉了CaCl2·2H2O,调整了肌醇和盐酸硫胺素的浓度,并优化激素调控和琼脂浓度等。
1、红肉猕猴桃组培苗继代增殖基本培养基优化
(1)材料与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9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姬菇菌渣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轮限位式自动导引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