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敷脐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6375.4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邵秀英;张倩;宋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胶南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62 | 分类号: | A61K36/62;A61K36/9068;A61P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小儿 慢性 腹泻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敷脐中药。
背景技术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小儿慢性腹泻是儿科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6个月-2岁婴幼儿患病率高,系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不成形,呈溏软、溏薄或水样,或带有粘液脓;腹泻持续或频繁可见于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小肠吸收不良和运动性腹泻等。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是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疗效一般,长期应用抗生素容易造成菌群失调,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负面效应。小儿大多不愿服药,害怕打针,特别是婴幼儿给药尤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儿童患有慢性腹泻治疗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依靠中医辩证治疗的原则而制成的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敷脐中药,该敷脐中药用药量少、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使用时,无需口服,只需外用即可,解决了婴幼儿给药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敷脐中药,该敷脐中药的原料基本组成为:肉豆蔻、芡实和石榴皮,其原料基本组成按重量配比为:肉豆蔻1-3份、芡实1-3份、石榴皮0.5-1.5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敷脐中药还包括黄芪1-3份、人参1-3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敷脐中药包括肉豆蔻1份、芡实1份、石榴皮0.5份、黄芪1份、人参1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敷脐中药包括肉豆蔻2份、芡实2份、石榴皮1份、黄芪2份、人参2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敷脐中药包括肉豆蔻3份、芡实3份、石榴皮1.5份、黄芪3份、人参3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敷脐中药还包括川附子1-3份、干姜1-3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敷脐中药包括肉豆蔻1份、芡实1份、石榴皮0.5份、川附子1份、干姜1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敷脐中药包括肉豆蔻2份、芡实2份、石榴皮1份、川附子2份、干姜2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敷脐中药包括肉豆蔻3份、芡实3份、石榴皮1.5份、川附子3份、干姜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依据我国的中医理论,小儿慢性腹泻属于中医的“泄泻”范畴,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器娇嫩,小儿由于喂养不当或饥饱无度伤及于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则健运失司,食不消化,故进食后则泻,多食多泻,若进食不易消化的或生冷油腻的食物则泻次明显增多,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肌肤失养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日久则出现“疳积”之征。故治疗应健脾涩肠止泻。肉豆蔻,辛、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作用,《本草纲目》:“暖脾胃,固大肠”,《本草经疏》:“肉豆蔻辛味能散能消,温气能和中通畅,其气芬芳,香气先入脾,脾主消化,温和而辛香,故开胃,胃喜暖故也”。芡实,味甘、涩、平,归脾、肾经。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的作用,《本草求真》:“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使泄泻腹痛可治……”。石榴皮,味酸、涩、温,归大肠经,具有涩肠止泻,杀虫的作用,《本草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珍珠囊》:“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人参,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因此,黄芪、人参均为健脾益气主要中药。川附子,辛、甘、温,归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因此,川附子、干姜为温补脾阳主要中药。由于小儿大多不愿服药,害怕打针,特别是婴幼儿给药尤为困难。而小儿肌肤柔嫩,脏气轻灵,敷脐疗法作用迅速,无损伤,因此在儿科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最多。敷脐疗法,是将中药制成软膏或药饼,贴在肚脐上,这样做既有对穴位的刺激作用(类似于针灸),又有药物的渗透作用,是内病外治的方法之一。在胚胎时期,脐部是胎儿连通母体,获得血液、氧气及营养供给的唯一通道。出生后此通道虽已断绝,但脐部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神阙穴”。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没有皮下脂肪,但是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本发明敷脐中药用料简单、成本低,其原料的基本组成为肉豆蔻、芡实和石榴皮,其中,肉豆蔻健脾涩肠止泻,芡实健脾止泻共为君药,石榴皮涩肠止泻为臣使药。疗效高,使用方便、安全。本发明可在基础方上加上黄芪、人参,治疗伴有食欲不振,神疲倦怠脾气偏虚者;本发明也可在基础方上加上川附子,干姜,治疗伴有畏寒肢冷,腹部冷痛脾阳偏虚者。使用本发明敷脐中药,通过敷脐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用量少、见效快,且无毒副作用、治疗有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胶南市妇幼保健院,未经胶南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6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立体栽培装置
- 下一篇:数字式电缆绝缘故障自动定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