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敏感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4080.3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戴亚;马明;谭兰兰;李峰;周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6 | 分类号: | A24D3/06;A24D3/02;B01J13/02;C11B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卓仲阳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敏感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精微胶囊,还涉及该香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香精香料技术是卷烟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卷烟中加入香精香料,可以协调烟香,改善吸味,增加卷烟的感官接受性。目前常用的卷烟加香方式是在烟丝中加入香精香料。然而,由于香精香料极易挥发和逸失,这导致了卷烟产品的货架寿命较短和吸味的改变。为此,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改进。一种方式是在卷烟中加入低挥发性的香味物质。美国专利US Patent No. 3312226 利用酯化反应合成薄荷醇潜香物质,降低了薄荷醇的挥发性,这些薄荷醇潜香物质加入到烟丝中,在卷烟燃烧时发生裂解,释放出其中的香味成分。但是潜香物质在烟丝中添加,需要与烟丝一起参与燃烧,不但可能会丧失应有的增香作用,还可能裂解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另外一种加香方式是利用香线、吸附剂、胶囊等手段在滤棒中加香。中国专利CN 1099957A以无机硅酸铝或者无机硅酸铝盐作为薄荷醇吸附剂,吸附薄荷醇后加入卷烟滤棒中,卷制成薄荷卷烟,抽吸时可以释放出浓郁的薄荷香。但是,香线和吸附剂只能够减缓香精的散失过程,储存时间过长,仍然会失去原有的作用。美国专利US Patent No. 4889144报道了一种香精胶囊,这种香精胶囊加入卷烟滤棒并卷制成卷烟,抽吸前,利用外力作用破坏胶囊释放出其中的香精。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室温下长时间存放不失效的香精添加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度敏感香精微胶囊,由作为芯材的烟用香精和作为囊材的高分子材料组成,所述高分子材料由海藻酸钠和聚乙二醇组成,粒径为0.1mm~1mm,烟用香精含量为微胶囊重量的1%~50%,囊材厚度为5μm~50μm。
优选地,海藻酸钠和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例为1:10~20:1。
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2000kD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温度敏感香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配制海藻酸钠和聚乙二醇的水溶液,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并去除气泡后待用;
2)、将调配好的烟用香精溶液从同心出料口的内管挤出,同时将上述水溶液从同心出料口外管挤出,形成同心线型连续流体,外层为高分子溶液,内层为香精溶液;同时,以旋转叶片将同心线型流体切割,形成细小粒子,在钙离子盐溶液中固化,干燥后,即得温度敏感香精微胶囊。
优选地,所述旋转叶片转速为50转/分钟~1000转/分钟。
优选地,所述钙离子盐为氯化钙或磷酸二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温度敏感香精微胶囊的应用,将香精微胶囊在丝束成型时均匀添入,制成含有微胶囊的滤嘴棒,再用复合滤棒成型机将含有微胶囊的滤棒与普通滤棒复合成复合滤棒,每支烟添加香精微胶囊1-30mg。当含有香精微胶囊的复合嘴棒应用于卷烟后,卷烟不抽吸时,香精微胶囊中的香精不挥发,而当卷烟抽吸时,主流烟气通过时带来的温度变化将会使微胶囊破裂,从而释放出其中的香精,消费者即可品尝到协调的烟香。
有益的是,本发明所述温度敏感香精胶囊可以将调配好的烟用香精密封于胶囊中,室温时不释放香精,因此可以长时间存放不失效;加入卷烟滤棒后,利用主流烟气通过带来的温度变化,即在37℃~45℃时,香精胶囊破裂,从而释放出其中包裹的香精。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应用于卷烟工业生产,可以减少香精用量,节约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香精微胶囊具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在室温时,可以稳定存放,因此卷制成卷烟后,可以有效延长卷烟产品的存放期和货架期。在卷烟抽吸时,不需外力作用,主流烟气经过时的温度变化即可使微胶囊破裂,释放出其中包裹的香精。与普通的微胶囊相比,在主流烟气通过的温度条件下,香精释放更均一和充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