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散热的永磁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1261.4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1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力;张晓晨;张奕黄;曹君慈;陈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散热 永磁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永磁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现有实心转子永磁电机中由定子电流的时间谐波、定子磁动势的空间谐波、定子槽开口造成的气隙磁导变化而引起的转子涡流损耗,使实心转子表面受热。这些热量将导致转子温升过高,会降低永磁体的性能,严重的甚至使永磁体产生不可逆退磁。永磁体性能的降低则意味着电机性能的降低,而且永磁体一旦退磁,再重新磁化永磁体是不可能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转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电机实心转子表面由涡流损耗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被带走,导致转子温度过高,使永磁体容易退磁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利于散热的永磁电机转子,该结构同时适用于其他实心转子同步电机或实心转子异步电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转子的一端设置离心式风扇;
在转子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矩形轴向通风槽;
在所述每个矩形轴向通风槽中分别嵌有对角线钢支架;
在所述每个对角线钢支架的中心均分别设置有一根轴向密闭的填充冷却剂的圆形管。
所述矩形轴向通风槽与转子表面的距离为,其中ω为电磁波的振荡频率,μ为材料的磁导率,σ为材料的电导率。
所述矩形轴向通风槽的高度为转子外圆到转轴间距离的1/4到1/3,宽度为的1/4到1/3;其中,τ为电机转子的极距,n为转子相邻磁极之间矩形轴向通风槽的个数。
所述圆形管沿轴向离心式风扇端到非风扇端向下倾斜5~10度。
所述圆形管内的冷却剂为氟利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矩形轴向通风槽,将由涡流损耗产生的热量由矩形槽沿转子表面和侧壁两个方向带入槽内,槽中由钢支架固定的倾斜圆管受热后,管内的冷却剂由非风扇端向风扇端流动将热量带到风扇端,冷却剂被风扇冷却后再流回非风扇端;而且离心式风扇能在轴向贯通的通风槽内形成轴向通风风路,风从离心式风扇甩出后由外部风道到达非风扇端,再通过矩形通风槽回到风扇端,形成一个闭合的风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转子的温升,使电机的平均温度降低,可提高永磁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机转子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标号:
1-矩形轴向通风槽;2-对角线钢支架;3-圆形管;4-离心式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于散热的永磁电机转子,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永磁电机转子的一端设置离心式风扇4,在转子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矩形轴向通风槽1,所述矩形轴向通风槽1与转子表面的距离为,其中ω为电磁波的振荡频率,μ为材料的磁导率,σ为材料的电导率,本实施例中选用2mm。矩形轴向通风槽1的高度为转子外圆到转轴间距离的1/4到1/3,宽度为的1/4到1/3;其中,τ为电机转子的极距,n为转子相邻磁极之间矩形轴向通风槽1的个数;在所述每个矩形轴向通风槽1中分别嵌有对角线钢支架2;在所述每个对角线钢支架2的中心均分别设置有一根轴向密闭的填充冷却剂的圆形管3,圆形管3沿轴向离心式风扇4端到非风扇端向下倾斜5~10度,圆形管5内的冷却剂为氟利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具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摇床的摇臂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