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张力平衡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9393.3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梁瑞芳;温坤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徕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平衡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切割放电加工机的部件结构改良,具体地说是涉及线切割放电加工机中线型刀具的线张力平衡机构。
背景技术
针对习知线切割放电加工机的线型刀具通常为可导电的线电极而言,线电极在放电加工的过程中是持续不断的跑动,线电极的张力必须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并尽量保持恒定,因线电极的张力变化会影响被加工件的尺寸精度,更需避免线电极张力过大时,造成断线而使加工中断。
所以在习知的公开技术如台湾的新型专利第M265149号、新型专利第M357332号、发明专利第I257887号等所揭露者,线电极的引导与张力控制装置主要是组合一些大小不一的滚轮组,包括如导线轮组、收线轮组,搭配收线驱动、张力控制伺服马达组,或者有再搭配压线皮带的机构,做引导线电极的送线及收线等运动及做线电极的张力控制。上述的习知技术中针对线电极的线张力大小能做相对应的控制。例如,图1为习知的线切割放电加工机的控制线张力滚轮装置的整体配置图,如图1中所示,一出线滚轮10承载线电极50卷绕成捆,并出线至第一导轮12处,线电极50绕经线张力滚轮30与相邻的第二导轮121之间,该线张力滚轮30受到一包括伺服马达22在内的线张力控制装置20的控制驱动,该伺服马达22电连接至一位置回授装置24,通过位置回授装置24作为模式命令的切换讯息接收装置,使该线张力控制装置20可以对伺服马达22送出位置控制模式或扭力控制模式或速度控制模式,让伺服马达22控制线张力滚轮30的动作;接着该线电极50依序贯穿一包含线切断器42的线头夹持装置40,及一上机头44、一被加工工件60、一下机头46,至第三导轮122时该线电极50则转向送入后收线滚轮组47,该后收线轮组47由一后收线驱动马达48驱动收线动作。虽然上述的习知技术中针对线电极的线张力大小能做相对应的控制,但因承载线电极的线轴在满线的状况时,依线电极的规格不同会有不同的满线重量,例如依目前市面上的标准规格,有满线铜线轴一捆16Kg者、10Kg者、5Kg者、3Kg者等不同,依放电加工的过程随时间会逐渐重量减少,会影响线电极拉力的大小与出线速度,进而影响线电极张力与出线速度变化,变化幅度过大时,则会产生线电极振动的现象,对线切割放电加工机的切割精度就会发生不良的影响。
另者则有如台湾发明专利I255212号所揭露一种适用于微小线切割放电加工机之微细线张力控制机构,则主要是包括一基板、一给线线轴、一收线线轴、一盘状磁性材料、一盘状钢铁材料、一磁力大小调整机构、及一磁力大小指示器等所组合而成;以磁力大小调整机构作旋转调整时,盘状磁性材料底座将带动盘状磁性材料前进或后退,因此磁力作用的有效距离也将随之改变,所以盘状钢铁材料被盘状磁性材料吸附的力量也随之改变,如此,便可精密控制微细线的线张力。但此机构不适合大型的线切割放电加工机的线走行系系统,及控制如上述在承载线电极的线轴在满线时,高重量线轴的线张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两种属于同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线张力平衡控制装置,该两种线张力平衡控制装置皆是利用力矩平衡原理以达到控制线张力能够保持衡定的目的,进而达到减少因线张力变化波动幅度大产生振动的功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线张力平衡控制装置:包括转轴、同方向直线形杆和另一方向分支的直线形杆,所述转轴为固定不移动的支点,所述同方向直线形杆于其中间处连接于转轴上,所述另一方向分支的直线形杆的一端连接于转轴上,所述同方向直线形杆和所述另一方向分支的直线形杆两者之间的角度固定,各所述直线形杆上分别能够悬挂不同的配重物,其中一直线形杆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供线电极绕经的承线物,所述承线物的重力力矩、所述配重物的重力力矩和所述线电极的拉力力矩达成力矩平衡状态。
其中,各所述直线形杆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用于装设配重物的连接孔,该连接孔较佳是圆孔。
其中,所述配重物可以分别为不同重量的配重圆。
其中,所述承线物较佳为绳轮。
较佳地,所述同方向直线形杆和所述另一方向分支的直线形杆一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徕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徕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