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增益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9324.2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白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G1/04 | 分类号: | H03G1/04;H03G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6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增益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增益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宽带和信号失真小、动态范围大的可控增益电路。
背景技术
可控增益电路广泛应用在接收机的当中,可控增益电路的使用使接收机对大动态范围的信号分析变为可能。现有的可控增益电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数字式,一种是模拟式。现在数字式可控增益主要为集成电路,通过数字控制接口控制集成电路芯片实现增益的放大和衰减,优点是体积小,控制逻辑简单,缺点是增益调节范围较小,多级级联时虽然可以提高动态范围,但是IP3,杂散等指标受到影响,带来失真,在大带宽时带内平坦度较差。并且随着增益的改变,噪声系数也随着改变。模拟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三极管电路组成,优点是IP3、杂散等关键指标较好,缺点是可控增益带宽较小,精度较差,增益范围较小,并且电路比较复杂。另一种通过模拟电压调节增益,优点是IP3、杂散等指标较好,并且可以实现较大的增益带宽,缺点是线性度较差,增益范围较小,精度较差,随着增益的改变,噪声系数也随着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宽带、信号失真小、动态范围大的可控增益电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控增益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增益放大模块、第一增益衰减模块、第二增益放大模块、第二增益衰减模块、第三增益放大模块、第三增益衰减模块、第四增益放大模块、第四增益衰减模块、第五增益衰减模块和通道增益补偿模块。
所述的第一增益放大模块、第一增益衰减模块、第二增益放大模块、第二增益衰减模块、第三增益放大模块、第三增益衰减模块、第四增益放大模块、第四增益衰减模块和第五增益衰减模块均包括直通通道和增益调节通道,所述的直通通道和增益调节通道两端均连接开关电路,通过开关电路进行通道选择。
所述的第一增益放大模块和第三增益放大模块的增益放大值为20dB,所述的第二增益放大模块和第四增益放大模块的增益放大值为10dB。
所述的第一增益放大模块、第二增益放大模块、第三增益放大模块和第四增益放大模块中的增益调节通道均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和可调增益衰减器电路。
所述的第一增益衰减模块的增益衰减值为16dB,所述的第二增益衰减模块的增益衰减值为8dB,所述的第三增益衰减模块的增益衰减值为4dB,所述的第四增益衰减模块的增益衰减值为2dB,所述的第五增益衰减模块的增益衰减值为1dB。
所述的第一增益衰减模块、第二增益衰减模块、第三增益衰减模块、第四增益衰减模块和第五增益衰减模块中的增益调节通道均包括一固定衰减器电路。
所述的通道增益补偿模块包括电流控制的高频三极管增益电路和电流型DAC电路,所述的高频三极管增益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为通道增益补偿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电流型DAC电路连接高频三极管增益电路,用于对输入高频三极管增益电路的控制信号进行数模转换。
所述的开关电路为PIN二极管开关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增益带宽更宽,可以实现50k~1G Hz的带宽范围之内的增益调节;
2、动态范围大,动态范围可以达到-31dB~+60dB;
3、带内平坦度可以达到<1dB;
4、IP3高,杂散小;
5、可移植性强;
6、噪声系数不随着增益的改变而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增益电路,该电路由10个增益调节模块组成,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增益放大模块11、第一增益衰减模块12、第二增益放大模块21、第二增益衰减模块22、第三增益放大模块31、第三增益衰减模块32、第四增益放大模块41、第四增益衰减模块42、第五增益衰减模块52和通道增益补偿模块13。
除通道增益补偿模块13外,其余模块均包括直通通道和增益调节通道两个信号通道,通道的选择通过设在直通通道和增益调节通道两端的开关电路来控制。第一增益放大模块11和第三增益放大模块31的增益放大值为20dB,第二增益放大模块21和第四增益放大模块41的增益放大值为10dB,而第一增益衰减模块12、第二增益衰减模块22、第三增益衰减模块32、第四增益衰减模块42和第五增益衰减模块52的增益衰减值依次为16dB、8dB、4dB、2dB、1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